蕹菜 - 天然原型食物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🩺 介紹

蕹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,其莖部中空、葉片翠綠,常見於水田或溝渠旁。因其生長快速且適應力強,常作為夏季蔬菜食用。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,能清熱解毒、潤腸通便,並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
📖 別名

空心菜、通菜、蓊菜、瓮菜

📖 產地

中國南方 台灣(廣泛種植) 印度 泰國 越南 菲律賓

✨ 有益成分

  • β-胡蘿蔔素 (Beta-Carotene): 轉化為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,有助維護視力健康及皮膚黏膜完整性。
  • 維生素C (Ascorbic Acid): 抗氧化劑,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增強免疫系統功能。
  • 鐵質 (Iron): 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分,預防缺鐵性貧血,提升血液攜氧能力。
  • 膳食纖維 (Dietary Fiber): 促進腸道蠕動,改善便秘,並有助調節血糖與膽固醇水平。
  • 葉綠素 (Chlorophyll): 具淨化血液作用,可幫助排除體內重金屬與毒素。
  • 📖 食用注意事項

    1. 草酸含量較高(約300mg/100g),腎結石患者建議焯水後食用<br /> 2. 鉀含量達380mg/100g,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上患者需限量攝取<br /> 3. 表皮易殘留農藥,建議流動清水浸泡15分鐘後沖洗<br /> 4. 性寒,脾胃虛寒者每日攝取量不宜超過200g<br /> 5. 含維生素K(89μg/100g),服用抗凝血藥物(如warfarin)者需注意食用量<br /> 6. 甲狀腺腫大患者應避免生食,因含少量硫氰酸鹽(約1.2mg/100g)

    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    1. 抗氧化與自由基清除作用
    蕮菜含豐富黃酮類化合物(如槲皮素、山奈酚)和多酚類物質,實驗顯示其水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達78.3%(Food Chemistry, 2018)。葉綠素含量達3.2mg/100g,能顯著降低脂質過氧化產物MDA水平(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, 2020)。

    2. 血糖調控機制
    膳食纖維含量達2.1g/100g,可延緩葡萄糖吸收。動物實驗顯示其乙醇提取物使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下降34.7%,作用機制與增強肝臟GLUT4轉運蛋白表達相關(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, 2019)。

    3. 降血脂功效
    植物固醇含量達13.2mg/100g,臨床試驗顯示連續食用8周可使總膽固醇降低12.3%,LDL降低15.8%(Nutrition Research, 2021)。其水溶性纖維能與膽酸結合促進排泄。

    4. 肝臟保護作用
    含有的葉黃素(0.85mg/100g)和維生素C(25mg/100g)可顯著降低CCl4誘導肝損傷大鼠的ALT、AST值達47%和52%(Phytotherapy Research, 2022)。

    5. 抗炎與抗菌特性
    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率達82.4%(MIC 0.5mg/ml),主要活性成分為2-己烯醛和葉綠醇(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, 2020)。

    📝 養身健康食譜(一)

    📝 養身健康(二)

    重要提醒:
    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