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 - 天然原型食物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🩺 介紹
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,嫩葉可作蔬菜食用,全草可入藥。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,具有清熱利尿、通淋排石等功效,現代營養學則重視其高蛋白質與豐富維生素含量。
📖 別名
紫苜蓿、牧蓿
📖 產地
波斯(今伊朗) 歐洲 北美洲 亞洲多國 台灣(人工栽培)✨ 有益成分
📖 食用注意事項
▌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禁用<br /> ▌孕婦及哺乳婦女避免食用苜蓿芽<br /> ▌服用抗凝血藥物(如Warfarin)者需間隔4小時以上<br /> ▌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0克<br /> ▌痛風患者限制攝取,因嘌呤含量達85mg/100g<br /> ▌雌激素受體陽性腫瘤患者禁用<br /> ▌腎功能不全者慎食高蛋白莖葉部位<br /> ▌新鮮芽菜需70℃以上加熱至少5分鐘以分解L-canavanine<br /> ▌與免疫抑制劑併用可能降低藥效<br /> ▌長期大量攝取可能引發光敏感性皮膚炎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苜蓿(Medicago sativa)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:
1. 異黃酮與皂苷成分具抗氧化作用,能清除自由基並抑制LDL氧化,研究指出每日攝取苜蓿芽粉60克可顯著降低總膽固醇(約17%)及低密度脂蛋白(約18%)
2. 苜蓿素(Medicagol)具有抗炎作用,體外實驗證實能抑制COX-2酶活性達45%,效果與低劑量消炎藥相當
3. 高含量維生素K(每100克含30μg)可促進凝血因子合成,但可能與抗凝血藥物產生交互作用
4. 葉蛋白濃縮物含8種必需氨基酸,動物實驗顯示可提升白蛋白合成率達22%
5. 膳食纖維含量達25-30%,其中水溶性纖維佔40%,臨床試驗證實能增加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群數量
6. 苜蓿多醣體具免疫調節功能,可刺激巨噬細胞分泌IL-1β和TNF-α,提升幅度達2-3倍
7. 種子提取物顯示α-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,IC50值為0.8mg/mL,可能具有調節血糖潛力
最新研究發現苜蓿植物雌激素(如香豆雌酚)與雌激素受體β(ERβ)有高度親和力(Ki=12nM),可能影響荷爾蒙相關生理機能,需注意特定族群食用風險
📝 養身健康食譜(一)
📝 養身健康(二)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