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齒莧 - 天然原型食物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🩺 介紹
馬齒莧為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,葉片形似馬齒故得名。全草可入藥或食用,性味酸寒,傳統中醫用於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痢。現代營養學發現其富含抗氧化物質與必需脂肪酸,嫩莖葉可涼拌、煮湯或製成養生茶飲。
📖 別名
五行草、長命菜、豬母菜
📖 產地
全球溫帶至熱帶地區 中國各省 台灣(普遍分布於低海拔田野)✨ 有益成分
📖 食用注意事項
孕婦慎用(體外實驗顯示高濃度萃取物可能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)<br /> 脾胃虛寒者忌大量生食(臨床報告每日超過500g鮮品可能引發腹瀉)<br />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需注意(含維生素K 620μg/100g,可能影響warfarin藥效)<br /> 腎結石患者限制攝取(草酸含量達1.3g/kg,高於菠菜)<br /> 甲狀腺功能低下者不宜長期大量食用(含硫苷類物質可能干擾碘吸收)<br /> 手術前兩周應停止高劑量補充(可能延長凝血時間)<br /> 與降血糖藥物併用需監測血糖(具協同作用可能導致低血糖)<br /> 過敏體質者首次食用應小劑量測試(含組胺酸可能引發過敏反應)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現代醫學研究指出,馬齒莧(Portulaca oleracea)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:
1. 抗炎與抗氧化作用:含豐富Omega-3脂肪酸(α-亞麻酸)及黃酮類化合物,可抑制COX-2酵素活性(抑制率達57-76%),降低IL-6、TNF-α等發炎因子。其抗氧化能力ORAC值達1,600 μmol TE/100g,能清除DPPH自由基(清除率83-92%)。
2. 抗菌抗病毒特性:乙醇萃取物對大腸桿菌(MIC 8mg/mL)、金黃色葡萄球菌(MIC 4mg/mL)具抑制作用,水提物可抑制流感病毒神經胺酸酶活性(IC50 32μg/mL)。
3. 心血管保護:含高濃度去甲腎上腺素(0.25-0.5mg/g),臨床試驗顯示每日攝取300g鮮品連續8週,可降低總膽固醇12.7%、LDL-C 18.3%,並提升HDL-C 9.8%。
4. 降血糖機制:多糖成分能提升肝臟GLUT4轉錄活性(增加2.1倍),動物實驗顯示可使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降低34.6%(劑量400mg/kg)。
5. 免疫調節:水溶性多糖(POP)可促進巨噬細胞NO生成(提升4.3倍),增加脾淋巴細胞增殖率達62%。
6. 抗腫瘤潛力:體外實驗顯示甲醇萃取物能誘導HL-60白血病細胞凋亡(IC50 48μg/mL),作用機制涉及caspase-3活化及Bax/Bcl-2比例上調。
7. 神經保護:含高濃度褪黑素(2.1ng/g)及多巴胺(0.3mg/g),動物研究顯示可改善MPTP誘導帕金森病小鼠運動功能(轉棒測試時間延長68%)。
📝 養身健康食譜(一)
📝 養身健康(二)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