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秫 - 天然原型食物
👁️ 觀看次數:25
🩺 介紹
秫為古代重要糧食作物,屬粟的黏性變種,顆粒較小米略大且帶有糯性。在《黃帝內經》記載用於『半夏秫米湯』治療失眠,中醫認為其具調和陰陽、健脾和胃之效,現代多作為雜糧食用。
📖 別名
黃米、黏粟、糯粟
📖 產地
中國華北地區 中國東北地區 台灣(少量栽培)✨ 有益成分
📖 食用注意事項
1. 消化功能較弱者應適量食用,其高支鏈澱粉含量可能加重腹脹或消化不良
2. 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需謹慎,秫含少量硫氰酸鹽可能干擾碘吸收
3. 糖尿病患者仍需控制攝取量,雖升糖指數較低,過量仍影響血糖穩定
4.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應注意,維生素K含量可能影響藥物效果(每100g含約2.8μg)
5. 麩質不耐症患者雖可食用(無麩質穀物),但需確認加工過程未受交叉汙染
6. 中醫辨證屬濕熱蘊結體質者,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加重黏膩感與痰濕症狀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1. 膳食纖維與腸道健康:
現代研究指出,秫(糯小米)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纖維,可促進腸道蠕動並改善便秘。動物實驗顯示其纖維成分能增加短鏈脂肪酸(如丁酸)的生成,有助維持腸道黏膜完整性及抗發炎作用。
2. 抗氧化與抗炎作用:
秫含多酚類化合物(如阿魏酸、芥子酸)及黃酮類物質,體外實驗證實其提取物能清除自由基(DPPH及ABTS試驗),並抑制促炎因子(如TNF-α、IL-6)的分泌,可能對慢性發炎疾病具潛在調節效果。
3. 血糖與血脂調控:
臨床試驗發現,秫的慢消化澱粉比例較高,可延緩餐後血糖上升。大鼠實驗中,連續4週餵食秫米顯著降低總膽固醇(TC)及低密度脂蛋白(LDL),機制可能與調控肝臟HMG-CoA還原酶活性相關。
4. 免疫調節潛力:
研究指出秫的蛋白質含較高穀氨醯胺及精氨酸,體外實驗顯示其水解肽能刺激巨噬細胞分泌IL-10,並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,暗示其具免疫增強作用。
5. 抗腫瘤研究:
初步細胞實驗發現,秫米糠提取物能誘導人體結腸癌細胞(HT-29)凋亡,機制涉及調控Bax/Bcl-2蛋白比例及激活caspase-3通路,但尚需活體實驗驗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