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壓力很大、感覺到筋疲力盡,工作時易暴怒,整天又心情憂鬱,晚上睡眠品質不好 淺眠容易驚醒-中醫藥網路諮詢結果
您的基本資料:基本資料
41-50歲,女
舌頭顏色
淡紅
舌苔
薄白正常無異樣
體態
正常
冷熱感覺
沒特別感覺
大便狀況
正常成形
小便狀況
顏色:正常,頻率:正常
問題說明:
工作壓力很大、感覺到筋疲力盡,工作時易暴怒,整天又心情憂鬱,晚上睡眠品質不好 淺眠容易驚醒
諮詢結果:
一、中醫辨證分析:
根據所述症狀,主要屬於「肝鬱氣虛」夾雜「心脾失調」證型。長期工作壓力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則易暴怒;肝鬱化火擾動心神,加上氣虛無法濡養心神,故見睡眠淺易驚醒;肝鬱剋脾影響氣血生化,氣血不足則身倦疲憊,心脾失養則加重情緒憂鬱。舌象雖無明顯異常,但病程尚屬功能性失調階段,未見器質性病變。
二、治療方向:
1. 疏肝解鬱為主軸,佐以健脾益氣
2. 養血安神為輔助,調和心肝脾三臟
3. 佐用輕清之品疏通氣機,避免滋膩礙脾
三、建議方劑配方:
【科學中藥】
• 加味逍遙散 3克(疏肝健脾)
• 甘麥大棗湯 2克(養心安神)
• 酸棗仁湯 1.5克(養血安眠)
• 香附 0.5克(行氣解鬱)
每日三次,飯後溫水沖服
連續服用2週後評估調整
【傳統水煎藥】
柴胡10克(疏肝解鬱)
白芍12克(柔肝養血)
炒白术9克(健脾益氣)
茯神15克(寧心安神)
酸棗仁12克(養肝安眠)
夜交藤10克(交通心腎)
合歡皮9克(解鬱安神)
生麥芽15克(疏肝和胃)
炙甘草6克(調和諸藥)
生薑3片(和中醒脾)
大棗5枚(補脾養血)
煎服法:
1. 藥材浸泡30分鐘,水量蓋過藥面3公分
2. 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煎煮25分鐘
3. 濾出藥汁後再加水量煎煮第二次20分鐘
4. 混合兩次藥汁分早晚溫服
5. 每日1帖,連服7日後停藥1日
四、注意事項:
1. 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油膩及咖啡濃茶
2. 睡前配合穴位按壓太衝穴(疏肝)、內關穴(安神)
3. 建議午間小憩20分鐘養肝血
4. 服藥期間若出現口乾可酌加麥門冬9克
五、療效觀察重點:
• 首週應見情緒波動幅度減小
• 第二週入睡時間縮短、夜醒次數減少
• 若服藥2週未見改善需重新辨證調整
此方配伍特點在「疏補兼施」,以柴胡疏肝為君,配合白芍柔肝養血;炒白术、茯神健運中焦;酸棗仁、夜交藤標本兼治改善睡眠;佐以生麥芽輕清疏解,避免疏肝藥過燥傷陰。建議先從科學中藥開始調理,若睡眠障礙持續可改用水煎藥加強療效。
根據所述症狀,主要屬於「肝鬱氣虛」夾雜「心脾失調」證型。長期工作壓力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則易暴怒;肝鬱化火擾動心神,加上氣虛無法濡養心神,故見睡眠淺易驚醒;肝鬱剋脾影響氣血生化,氣血不足則身倦疲憊,心脾失養則加重情緒憂鬱。舌象雖無明顯異常,但病程尚屬功能性失調階段,未見器質性病變。
二、治療方向:
1. 疏肝解鬱為主軸,佐以健脾益氣
2. 養血安神為輔助,調和心肝脾三臟
3. 佐用輕清之品疏通氣機,避免滋膩礙脾
三、建議方劑配方:
【科學中藥】
• 加味逍遙散 3克(疏肝健脾)
• 甘麥大棗湯 2克(養心安神)
• 酸棗仁湯 1.5克(養血安眠)
• 香附 0.5克(行氣解鬱)
每日三次,飯後溫水沖服
連續服用2週後評估調整
【傳統水煎藥】
柴胡10克(疏肝解鬱)
白芍12克(柔肝養血)
炒白术9克(健脾益氣)
茯神15克(寧心安神)
酸棗仁12克(養肝安眠)
夜交藤10克(交通心腎)
合歡皮9克(解鬱安神)
生麥芽15克(疏肝和胃)
炙甘草6克(調和諸藥)
生薑3片(和中醒脾)
大棗5枚(補脾養血)
煎服法:
1. 藥材浸泡30分鐘,水量蓋過藥面3公分
2. 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煎煮25分鐘
3. 濾出藥汁後再加水量煎煮第二次20分鐘
4. 混合兩次藥汁分早晚溫服
5. 每日1帖,連服7日後停藥1日
四、注意事項:
1. 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油膩及咖啡濃茶
2. 睡前配合穴位按壓太衝穴(疏肝)、內關穴(安神)
3. 建議午間小憩20分鐘養肝血
4. 服藥期間若出現口乾可酌加麥門冬9克
五、療效觀察重點:
• 首週應見情緒波動幅度減小
• 第二週入睡時間縮短、夜醒次數減少
• 若服藥2週未見改善需重新辨證調整
此方配伍特點在「疏補兼施」,以柴胡疏肝為君,配合白芍柔肝養血;炒白术、茯神健運中焦;酸棗仁、夜交藤標本兼治改善睡眠;佐以生麥芽輕清疏解,避免疏肝藥過燥傷陰。建議先從科學中藥開始調理,若睡眠障礙持續可改用水煎藥加強療效。
重要提醒:
本系統[無真人及醫師服務],此結果由AI提供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本系統[無真人及醫師服務],此結果由AI提供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