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不順頭暈 血壓145 75-中醫藥網路諮詢結果
您的基本資料:基本資料
51-60歲,女
舌頭顏色
淡紅
舌苔
薄白正常無異樣
體態
微肥
冷熱感覺
怕冷
大便狀況
黏滯
小便狀況
顏色:正常,頻率:頻尿
問題說明:
氣不順頭暈 血壓145 75
諮詢結果:
一、中醫辨證分析:
此患者屬「脾腎陽虛兼痰濕內阻」證型,主要病機如下:
1. 陽虛失溫:怕冷、舌淡紅為陽氣不足之象
2. 脾虛濕困:體型微胖、大便黏滯屬痰濕內蘊
3. 清陽不升:氣滯頭暈與血壓偏高相關
4. 膀胱失約:頻尿反映腎氣固攝無力
二、中藥建議方案:
(一)科學中藥配方:
1. 半夏白朮天麻湯 4.0克
2. 濟生腎氣丸 3.0克
3. 葛根芩連湯 2.0克
每日三次,飯後溫水送服
(二)傳統水煎藥方:
組成:
法半夏 10克 白朮 12克 天麻 10克
茯苓 15克 陳皮 8克 澤瀉 12克
桂枝 6克 炮附子 5克 丹參 12克
葛根 15克 車前子 10克 炙甘草 5克
煎服法:
1. 炮附子先煎30分鐘
2. 餘藥加入同煎30分鐘
3. 取汁300ml,早晚分服
三、加減要點:
1. 頭暈明顯:加鉤藤12克
2. 濕重便黏:加薏苡仁30克
3. 夜尿頻繁:加益智仁10克
四、調養建議:
1. 飲食忌生冷瓜果及油膩甜品
2. 每日早晨練習八段錦「雙手托天理三焦」式
3. 睡前艾灸關元穴10分鐘
4. 血壓需每日定時監測並記錄
注意事項:
1. 方中炮附子使用需由合格中醫師指導
2. 服用一周後需回診調整方劑
3. 若收縮壓持續超過150mmHg應配合西醫診療
4. 忌食醃製食品及過量鹽分攝取
此方組合重在溫陽化氣、健脾滲濕,配合風藥升清降濁,標本兼治。其中葛根配伍丹參能改善腦部循環,桂枝與澤瀉組合可調節水液代謝,符合「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」的治療原則。
此患者屬「脾腎陽虛兼痰濕內阻」證型,主要病機如下:
1. 陽虛失溫:怕冷、舌淡紅為陽氣不足之象
2. 脾虛濕困:體型微胖、大便黏滯屬痰濕內蘊
3. 清陽不升:氣滯頭暈與血壓偏高相關
4. 膀胱失約:頻尿反映腎氣固攝無力
二、中藥建議方案:
(一)科學中藥配方:
1. 半夏白朮天麻湯 4.0克
2. 濟生腎氣丸 3.0克
3. 葛根芩連湯 2.0克
每日三次,飯後溫水送服
(二)傳統水煎藥方:
組成:
法半夏 10克 白朮 12克 天麻 10克
茯苓 15克 陳皮 8克 澤瀉 12克
桂枝 6克 炮附子 5克 丹參 12克
葛根 15克 車前子 10克 炙甘草 5克
煎服法:
1. 炮附子先煎30分鐘
2. 餘藥加入同煎30分鐘
3. 取汁300ml,早晚分服
三、加減要點:
1. 頭暈明顯:加鉤藤12克
2. 濕重便黏:加薏苡仁30克
3. 夜尿頻繁:加益智仁10克
四、調養建議:
1. 飲食忌生冷瓜果及油膩甜品
2. 每日早晨練習八段錦「雙手托天理三焦」式
3. 睡前艾灸關元穴10分鐘
4. 血壓需每日定時監測並記錄
注意事項:
1. 方中炮附子使用需由合格中醫師指導
2. 服用一周後需回診調整方劑
3. 若收縮壓持續超過150mmHg應配合西醫診療
4. 忌食醃製食品及過量鹽分攝取
此方組合重在溫陽化氣、健脾滲濕,配合風藥升清降濁,標本兼治。其中葛根配伍丹參能改善腦部循環,桂枝與澤瀉組合可調節水液代謝,符合「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」的治療原則。
重要提醒:
本系統[無真人及醫師服務],此結果由AI提供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本系統[無真人及醫師服務],此結果由AI提供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