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匱腎氣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3

📚 出處

《金匱要略》 張仲景

🩺 主治

腎陽虛證,症見腰痛腳軟,下半身常有冷感,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,舌淡而胖,脈虛弱尺部沉微

✨ 功效

溫補腎陽,化氣行水

📖 方義

以乾地黃滋腎陰,附子、桂枝溫腎陽,山茱萸、山藥補肝脾益精血,澤瀉、茯苓利水滲濕,牡丹皮活血散瘀。全方陰中求陽,少火生氣,共奏溫補腎陽之效

🧠 辯證要點

腰膝冷痛+畏寒肢冷+小便異常+舌淡苔白+脈沉細無力

📘 功效白話文

改善腎陽不足引起的水腫、夜尿頻繁、腰膝無力、手腳冰冷等症狀,增強基礎代謝功能

➕ 加減

濟生腎氣丸

加牛膝(9g)、車前子(9g),增強利水消腫功效,適用於腎虛水腫明顯者

十補丸

加鹿茸(3g)、五味子(6g),強化溫陽固攝,主治腎陽虛衰、精關不固之證

加味腎氣湯

加枸杞(12g)、杜仲(9g),適用於腰脊冷痛明顯伴骨質疏鬆者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乾地黃:24 克
  • 山藥:12 克
  • 山茱萸:12 克
  • 澤瀉:9 克
  • 茯苓:9 克
  • 牡丹皮:9 克
  • 桂枝:3 克
  • 附子:3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:促進皮質激素分泌,改善腎陽虛證候
2. 改善糖代謝:山藥、茯苓成分顯示胰島素敏感調節作用
3. 抗衰老機制:熟地黃多醣體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
4. 利尿作用:澤瀉含澤瀉醇可抑制腎小管再吸收,茯苓三萜類增強利尿效果
5. 調節骨代謝:桂枝與附子協同作用促進成骨細胞活性
6. 心血管保護:丹皮酚擴張血管,降低血液黏稠度
7. 免疫調節:山茱萸環烯醚萜類成分提升T細胞活性
8. 抗炎作用:全方配伍抑制NF-κB通路,降低IL-6、TNF-α等炎性因子
9. 神經內分泌調控:附子生物鹼影響下丘腦-垂體-靶腺軸功能
10. 改善性腺功能:動物實驗顯示提升血清睪酮濃度及精子活力
11. 腎臟保護:降低糖尿病腎病模型尿蛋白,抑制腎間質纖維化
12. 調節血壓:通過影響RAAS系統發揮雙向血壓調節作用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|年齡:55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腰膝冷痛反覆3年,夜尿頻繁(每晚4-5次),下肢浮腫按之凹陷
- 伴隨症狀:畏寒肢冷、耳鳴如蟬、性功能減退、倦怠乏力、舌淡胖有齒痕、苔白滑、脈沉細尺弱
- 加重誘因:勞累後症狀加劇,冬季寒冷時下肢冰冷感明顯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文書工作,久坐少動
- 飲食偏嗜生冷(每日冰飲),偶飲酒
- 無慢性病史,但有長期熬夜習慣(每日睡眠不足6小時)
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腎陽虛衰,氣化失司,水液代謝失常
- 證型:腎陽不足證(《金匱要略》「虛勞腰痛,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」)
- 兼證:脾陽受累致水濕內停,陽虛不固致膀胱失約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金匱腎氣丸(原方比例)
▢ 熟地黃24g|山茱萸12g|山藥12g|澤瀉9g
▢ 茯苓9g|牡丹皮9g|桂枝3g|炮附子3g
- 加減:加炒杜仲12g、巴戟天9g強化溫腎強腰
- 劑法:水泛為丸,每日2次,每次8丸,淡鹽湯送服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週:夜尿減至2-3次,下肢浮腫消退三成
- 二週後:腰冷痛緩解50%,自述晨勃功能改善
- 一月後:舌齒痕變淺,脈象轉為沉緩有力
- 三個月:配合忌生冷、規律作息,諸症消退八成,改為隔日服藥鞏固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禁食螃蟹、苦瓜等寒涼之品|忌空腹服藥
- 生活調攝:每日申時(15-17點)艾灸關元、腎俞穴|避免涉水淋雨
- 特殊禁忌:陰虛火旺者(舌紅少苔、潮熱盜汗)禁用|急性尿路感染期間停用
- 藥理注意:含附子需久煎減毒|與降糖藥併用需監測血糖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5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腰膝酸軟無力逾半年,夜間尿頻(每晚4-5次),畏寒肢冷,下肢輕度浮腫
- 伴隨症狀:性功能減退,耳鳴如蟬,精神疲倦,食慾一般,大便溏薄
- 舌脈:舌淡胖有齒痕、苔白滑,脈沉細尺部弱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,久坐少動
- 經常熬夜處理公務(每日睡眠不足5小時)
- 飲食偏嗜生冷(每日飲冰咖啡2-3杯)
- 無規律運動習慣

4. 辯證分析
- 腎陽虛衰:腰為腎府,陽虛失溫則腰膝酸冷;氣化失司致夜尿頻多
- 水濕內停:腎陽不足不能化氣行水,見下肢浮腫、舌胖有齒痕
- 命門火衰:性功能減退、畏寒肢冷、脈沉細尺弱為典型腎陽虛證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金匱腎氣丸(熟地黃24g、山藥12g、山茱萸12g、茯苓9g、牡丹皮9g、澤瀉9g、桂枝3g、炮附子3g)
- 加減:加牛膝10g、車前子10g以增強利水消腫;加仙靈脾10g溫補腎陽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夜尿減至2-3次,下肢浮腫減輕三成,畏寒感稍緩
- 第二週:加艾灸關元、腎俞穴,腰膝酸軟改善,大便成形
- 第四週:諸症減半,性功能漸復,調整為隔日服藥鞏固療效
- 持續治療兩個月後,生活品質顯著提升,陽虛體質明顯改善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寒涼食物(如冰品、西瓜、綠豆),少食鹹味
- 生活調攝:戌時(19-21時)前就寢,每日曬背15分鐘,練習八段錦「兩手攀足固腎腰」式
- 用藥禁忌:陰虛火旺者禁用(症見潮熱盜汗、舌紅少苔),外感發熱期間停服
- 特殊注意:方中附子須先煎40分鐘去其毒性,藥後忌飲濃茶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