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陳湯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📚 出處
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 太平惠民和劑局

🩺 主治

痰濕停滯,咳嗽痰多色白,胸膈脹滿,噁心嘔吐,頭暈心悸,舌苔白潤,脈滑。

✨ 功效

燥濕化痰,理氣和中

📖 方義

半夏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為君;陳皮理氣化痰,茯苓健脾滲濕為臣;甘草調和諸藥為佐使。生薑助半夏化痰止嘔,烏梅斂肺防燥,合而祛痰不傷正。

🧠 辯證要點

舌苔白膩或滑膩,脈滑或弦滑,痰多質稀色白,胸悶嘔惡,頭重體倦。

📘 功效白話文

幫助消除體內多餘濕氣、化解痰液,改善胸悶噁心、消化不良等症狀,調理脾胃功能。

➕ 加減

導痰湯(《醫方集解》)

二陳湯加南星、枳實,主治痰厥頭痛、痰飲壅盛

滌痰湯(《濟生方》)

二陳湯加膽南星、枳實、人參、石菖蒲、竹茹,治中風痰迷心竅

杏蘇二陳湯

二陳湯加杏仁、蘇葉,用於外感風寒夾痰咳嗽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半夏:15 克
  • 陳皮:15 克
  • 茯苓:9 克
  • 甘草:5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**鎮咳祛痰**
- 方中半夏、陳皮含揮發油及生物鹼,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,促進痰液排出。
- 茯苓多糖成分可調節呼吸道黏膜分泌,緩解咳嗽。

2. **調節胃腸功能**
- 陳皮中的橙皮苷、柚皮苷能促進消化液分泌,增強胃腸蠕動。
- 甘草抗潰瘍作用,抑制胃酸過度分泌,保護胃黏膜。

3. **抗炎與免疫調節**
- 甘草次酸、茯苓多糖具抗炎活性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細胞因子釋放。
- 陳皮多酚類成分可清除自由基,降低氧化應激反應。

4. **抗菌與抗病毒**
- 半夏生物鹼、陳皮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。

5. **神經系統調節**
- 茯苓三萜類成分具鎮靜作用,可調節中樞神經興奮性。
- 半夏鎮吐機制與抑制延髓嘔吐中樞相關。

6. **代謝調控**
- 茯苓利尿作用有助於調節水液代謝,改善水腫。
- 甘草酸可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,影響糖脂代謝。

7. **毒性與注意事項**
- 生半夏對口腔黏膜有刺激性,需經炮製降低毒性。
- 長期大量使用甘草可能導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
年齡:4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反覆咳嗽2月餘,痰白量多黏稠易咯,晨起咳甚
- 伴隨症:胸悶脘痞,食慾減退,肢體困重,舌苔白膩,脈濡滑
- 特殊徵象:喉間可聞痰鳴聲,大便溏薄日行2次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嗜食肥甘厚味,每日飲用500ml含糖飲料
- 工作需久坐辦公,缺乏規律運動
- 有10年吸菸史(每日半包)

4. 辯證分析
- 痰濕困脾證:脾失健運致水濕停聚,濕聚成痰上貯於肺
- 氣機阻滯:痰阻胸膈致胸悶脘痞,濕困四肢則肢體重着
- 舌脈佐證:白膩苔為痰濕內盛,濡滑脈主濕痰內停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二陳湯基礎方
半夏(薑製)12g
陳皮10g
茯苓15g
炙甘草6g
- 加減:
加炒白朮12g(健脾燥濕)
加砂仁6g(後下,醒脾化濕)
- 煎服法:每日1劑,水煎分3次溫服,飯後服用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7劑後:痰量減半,咳嗽頻率降低,大便成形
- 二診調整:去砂仁,加杏仁9g(宣肺化痰),續服14劑
- 三診結果:痰鳴消失,舌苔轉薄白,體重減輕3公斤
- 追蹤1個月:囑戒含糖飲料,配合八段錦鍛鍊,未再復發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冷飲、甜膩食物及乳製品
- 特殊注意:服藥期間可能出現痰液稀化排出增多現象
- 禁忌人群:陰虛燥咳、肺癆咯血者禁用
- 藥後調護:每日拍背排痰,睡前熱敷中脘穴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女性
年齡:4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反覆咳嗽2月餘,痰多色白質黏,易咯出,晨起尤甚;伴胸悶、食後脘腹脹滿。
- 伴隨症:
- 時感噁心,偶有嘔吐痰涎。
- 食欲不振,口中黏膩。
- 肢體困重,疲倦乏力。
- 大便稀溏,日行1-2次。
- 舌脈:舌淡胖,苔白膩,脈濡滑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飲食不節,喜食生冷、油膩甜食。
- 工作壓力大,久坐少動,睡眠不規律。
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痰濕內盛,困阻脾肺,氣機升降失常。
- 證型:痰濕阻肺兼脾虛濕困證。
- 分析:
- 痰濕上犯於肺,肺失宣降→咳嗽痰多、胸悶。
- 濕阻中焦,脾失健運→脘脹、納差、便溏。
- 濕性重濁→肢體困重、苔膩脈滑。

5. 治療方案(主方加減)
- 主方:二陳湯(半夏15g、陳皮10g、茯苓15g、炙甘草6g)。
- 加減:
- 加炒白朮12g、砂仁6g(後下)→健脾化濕、行氣寬中。
- 加枳殼10g、厚朴10g→加強理氣除滿。
- 加生薑3片→和中止嘔,佐制半夏毒性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服藥7劑,咳嗽減半,痰量減少,噁心感消失,脘脹減輕。
- 二診:原方去厚朴,加黨參12g補脾益氣,續服14劑。
- 三診:咳嗽偶發,痰少質稀,食慾恢復,大便成形。改以六君子湯調理善後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、甜膩、辛辣,減少乳製品攝入。
- 生活調攝:規律運動助氣化濕,睡前摩腹助運脾。
- 用藥禁忌:
- 陰虛燥咳(乾咳無痰、舌紅少苔)或痰熱證(痰黃稠、身熱)忌用。
- 方中半夏有毒,需炮製後使用,孕婦慎用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