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歸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1

📚 出處

《景岳全書》 張介賓

🩺 主治

腎陽不足,命門火衰。症見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,畏寒肢冷,腰膝軟弱,陽痿遺精,或陽衰無子,或飲食減少,大便不實,或小便自遺,舌淡苔白,脈沉而遲。

✨ 功效

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

📖 方義

以熟地黃滋陰補腎為君,附子、肉桂溫補腎陽為臣,山茱萸、山藥補肝益脾,鹿角膠、菟絲子、杜仲助陽益精,枸杞子補肝腎,當歸養血補虛,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、填精益髓之效。

🧠 辯證要點

腰膝冷痛,下半身常有冷感,小便清長或夜尿頻多,舌質淡胖苔白,脈沉細無力。

📘 功效白話文

改善手腳冰冷、增強體力與性功能、強化腰膝力量、減少頻尿問題

➕ 加減

陽痿甚者

加巴戟天12g、淫羊藿9g,加強壯陽起痿之效

夜尿頻多

加益智仁9g、烏藥6g,增強溫腎縮尿作用

久瀉不止

加補骨脂12g、肉豆蔻9g,溫補脾腎固腸

氣短喘促

加人參6g、黃芪12g,補益肺腎之氣

血虛明顯

加阿膠9g(烊化)、白芍9g,加強養血功效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熟地黃:240 克
  • 附子:60 克
  • 肉桂:60 克
  • 山茱萸:90 克
  • 山藥:120 克
  • 鹿角膠:120 克
  • 菟絲子:120 克
  • 枸杞子:120 克
  • 當歸:90 克
  • 杜仲:120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**熟地黃**:含苷類及多糖成分,具有促進造血功能、調節免疫及抗衰老作用。
2. **附子**:含烏頭鹼(炮製後轉化為次烏頭鹼),具抗炎、鎮痛、強心及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作用。
3. **肉桂**:含揮發油(如肉桂醛),具有擴張血管、改善微循環、抗氧化及降血糖效果。
4. **山藥**:含薯蕷皂苷及多糖,可調節腸道功能、增強免疫力及降血糖。
5. **山茱萸**:含環烯醚萜苷類,具抗氧化、保護肝臟及調節免疫機能。
6. **菟絲子**:含黃酮類化合物,能調節性激素水平、改善生殖功能及抗疲勞。
7. **鹿角膠**:富含氨基酸及膠原蛋白,促進骨質生成、增強體力及免疫調節。
8. **枸杞子**:含枸杞多糖及甜菜鹼,具抗氧化、抗衰老及調節T細胞免疫功能。
9. **當歸**:含揮發油及阿魏酸,改善血液循環、抗血小板凝集及抗貧血作用。
10. **杜仲**:含杜仲膠及綠原酸,具降血壓、抗炎及促進成骨細胞活性效果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
- 年齡:5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腰膝冷痛無力,夜間加重,陽痿早洩,畏寒肢冷(下肢尤甚)
- 伴隨症:精神疲倦,耳鳴如蟬,夜尿頻多(每晚4-5次),大便稀溏,面色晄白,舌質淡胖有齒痕,苔白滑,脈沉細尺弱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運輸業,工作壓力大,作息不規律,經常熬夜
- 飲食嗜冷飲,夏季尤甚
- 年輕時有過度房勞史

4. 辯證分析
- 腎陽虛衰,命門火衰,失於溫煦:腰膝冷痛、畏寒肢冷
- 精關不固:陽痿早洩、夜尿頻多
- 火不生土:大便稀溏、完穀不化
- 腎精虧虛,髓海不足:耳鳴、精神疲倦
- 舌脈合參為典型腎陽不足證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右歸丸(原方比例)
- 熟地黃24g、附子6g、肉桂6g、山藥12g
- 山茱萸9g、枸杞子12g、鹿角膠12g(烊化)
- 菟絲子12g、杜仲12g、當歸9g
- 加減:加益智仁9g、補骨脂9g(加強溫腎固攝)
- 劑法:水泛為丸,每日3次,飯後淡鹽水送服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階段(2週):畏寒減輕,夜尿減少至2-3次,大便漸成形
- 第二階段(4週):腰膝冷痛明顯緩解,晨勃恢復,耳鳴減輕
- 鞏固期(8週):諸症穩定,改為隔日服藥,配合艾灸命門、關元穴
- 隨訪3個月未復發,唯天氣驟冷時偶覺腰部酸軟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瓜果、冰品、寒性海鮮(如蟹、蛤類)
- 生活調攝:戌時(19-21時)前就寢,避免過度勞累及久站
- 房事節制:治療期間每月行房不逾2次
- 特殊禁忌:陰虛火旺者禁用,外感發熱時停服
- 藥後反應:初服3日可能微覺口乾,屬陽藥運行正常反應,可酌加麥冬6g調和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5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腰膝冷痛多年,遇寒加重,夜間尤甚;陽痿不舉,性慾淡漠
- 伴隨症:神疲乏力,畏寒肢冷(下肢明顯),夜尿頻多(每晚3-4次),耳鳴如蟬鳴,晨起腹瀉(完穀不化),面色晄白無華
- 舌脈:舌淡胖有齒痕,苔白滑;脈沉細無力,尺部尤弱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水產養殖工作,常浸泡冷水
- 年輕時有頻繁手淫史
- 近十年工作壓力大,作息不規律,常熬夜處理業務
- 飲食偏嗜生冷海鮮,夏季嗜冰鎮啤酒

4. 辯證分析
- 腎陽虛衰,命門火衰:腰膝冷痛、陽痿、夜尿頻多為腎陽不足失於溫煦
- 火不生土:晨瀉完穀為脾陽失於腎陽溫煦
- 精血虧虛:耳鳴、面色晄白為精血化生不足
- 陽虛水泛:舌胖齒痕、苔白滑為陽虛水濕不化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右歸丸原方加減
- 熟地黃24g、炮附子6g(先煎)、肉桂6g(後下)
- 山藥12g、山茱萸12g、枸杞子9g
- 菟絲子9g、鹿角膠9g(烊化)、當歸6g、杜仲6g
- 加減:加補骨脂9g、肉豆蔻6g(針對五更瀉)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畏寒肢冷稍減,夜尿減至2次,晨瀉未見完穀
- 第二週:腰膝冷痛減輕三成,耳鳴頻率降低,晨勃偶現
- 第四週:陽痿改善(可勉強行房),面色轉微紅潤,脈沉細稍有力
- 後續調整:原方附子減至3g,加淫羊藿9g續服兩月,諸症緩解七成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食生冷瓜果、冰品,減少海鮮攝入
- 生活調攝:腰腹部保暖,每晚熱水泡腳(加艾葉15g)
- 服藥禁忌:外感發熱時停服,忌與寒涼中藥同用
- 特殊注意:治療期間禁房事過頻,避免重體力勞動
- 禁忌症候:陰虛火旺者(舌紅少苔、脈細數)禁用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