縮泉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1
📚 出處
《校註婦人良方》 薛己
🩺 主治
膀胱虛寒所致的小便頻數、遺尿,如小兒夜間遺尿、老人腎虛尿頻,伴隨腰膝酸軟、四肢不溫、舌淡苔白、脈沉弱。
✨ 功效
溫腎祛寒、縮尿止遺。
📖 方義
益智仁溫腎固精、縮尿止遺;烏藥溫散下焦寒氣,助膀胱氣化;山藥補脾益腎,固攝精氣。三藥合用,溫腎祛寒、固澀縮尿。
🧠 辯證要點
辯證適用於膀胱虛寒證,特點為小便頻數或遺尿、夜間加重,伴畏寒肢冷、舌淡苔白、脈沉遲無力。
📘 功效白話文
改善因腎陽不足或膀胱虛寒引起的尿頻、夜尿多或遺尿問題,強化膀胱控制能力。
➕ 加減
加附子6克、肉桂3克,以增強溫腎助陽之效。
加黃芪12克、黨參9克,補益脾肺之氣,加強固攝作用。
加桑螵蛸9克、覆盆子9克,增強固澀縮尿功效。
🌿 方劑配藥
- 益智仁:9 克
- 烏藥:9 克
- 山藥:9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- 烏藥:具有抗炎、鎮痛作用,可調節腸道平滑肌與膀胱功能,減少尿頻及遺尿現象。
- 益智仁:含揮發油及抗氧化成分,能抑制乙醯膽鹼酯酶活性,增強膀胱收縮控制,改善尿液貯存能力。
- 山藥:含多醣體及皂苷,可調節抗利尿激素(ADH)分泌,增強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,減少尿量。
- 複方協同作用:調節下丘腦-腎上腺軸,抑制膀胱過度活動,改善腎臟濃縮尿液功能,降低夜尿頻率。
- 抗氧化機制:清除自由基,減輕腎組織氧化損傷,保護腎小管上皮細胞結構完整性。
- 神經調節:通過調控M3受體表現,抑制逼尿肌異常興奮,提升尿道括約肌張力。
- 離子通道調控:抑制鈣離子內流,調節鈉-鉀ATP酶活性,維持泌尿系統電解質平衡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65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夜間頻尿(每晚5-6次)、小便清長無灼熱感
- 伴隨症:腰膝酸軟無力、畏寒肢冷、聽力減退、晨起輕微頭暈
- 舌脈:舌淡苔白滑,脈沉細尺弱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農務勞動,年輕時產後未充分調養
- 飲食偏嗜生冷瓜果,冬季常感足底冰冷
- 近3年出現記憶力明顯衰退
4. 辯證分析
- 腎陽虛衰,下元不固:命門火衰致膀胱氣化失司,夜屬陰時陽氣更虛,故夜尿頻繁
- 腰為腎之府,腎精不足則腰膝酸軟;腎開竅於耳,虛則聽力減退
- 陽虛失溫則畏寒肢冷,清陽不升致晨起頭暈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縮泉丸(烏藥、益智仁、山藥)原方加味
- 加減:
▪ 加制附子6g、肉桂3g(後下)溫補命門
▪ 加桑螵蛸9g增強固脬止遺
▪ 加炒杜仲12g補腎強腰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診:予7劑,囑忌生冷並配合艾灸關元穴
- 複診:夜尿減至2-3次,腰膝冷感減輕,原方附子增至9g,續服14劑
- 三診:偶有1次夜尿,畏寒明顯改善,去桑螵蛸改為金櫻子9g鞏固療效
- 追蹤3個月未復發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食冬瓜、綠豆等利尿食物,睡前2小時限水
- 避免久居濕冷環境,建議配合八段錦「兩手攀足固腎腰」式鍛煉
- 禁忌:膀胱濕熱證(尿黃赤、澀痛)或陰虛火旺者(潮熱盜汗)禁用
- 服藥期間出現口乾便秘應停藥,可能為溫燥過度傷陰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
年齡:8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夜間遺尿頻繁(每週4-5次),尿色清長,無尿痛
- 伴隨症:白天小便次數多(約每小時1次),手腳不溫,面色偏白
- 舌脈:舌淡苔薄白,脈沉細
- 其他:精神稍倦,食慾一般,偶有晨起腹瀉
3. 過往生活史
- 平素喜食冷飲、冰品
- 夜間睡眠深沉,不易喚醒
- 無重大疾病史,家族無遺傳性腎病
4. 辯證分析
- 病因病機:先天腎氣不足,後天飲食生冷損傷脾腎陽氣,膀胱失於溫煦,氣化無權,固攝失司。
- 證型:下焦虛寒,膀胱不固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縮泉丸(益智仁、烏藥、山藥)
- 加減:加炒白朮10g、煨訶子6g,加強健脾固澀之效
- 劑量: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溫服,連服14日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夜尿減少至每週2次,白天小便頻率稍減,手腳轉溫
- 第二週:遺尿僅1次,食慾改善,脈象較前有力
- 後續調整:原方去煨訶子,加菟絲子6g,續服7日鞏固,遺尿未再發作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食生冷、寒涼食物(如冰品、瓜果)
- 睡前2小時限水,養成定時排尿習慣
- 可配合艾灸關元、氣海穴以溫補下焦
- 禁忌:濕熱下注或實熱證之尿頻(見尿黃赤、尿道灼熱)者禁用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