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合香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📚 出處

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陳師文等

🩺 主治

寒閉證(突然昏倒、牙關緊閉、不省人事、苔白脈遲)、中風/中氣/感受時行瘴癘之氣屬寒閉者、心腹卒痛

✨ 功效

芳香開竅,行氣止痛

📖 方義

蘇合香+麝香+冰片+安息香→芳香開竅醒神;青木香+白檀香+沉香+香附+乳香+丁香+蓽茇→行氣解鬱、散寒止痛;白朮健脾化濕,訶子收斂防香散過度;朱砂/水牛角→鎮心安神、清解熱毒

🧠 辯證要點

突然昏厥、面青肢冷、胸腹悶痛、脈沉實或沉遲(寒閉特徵明顯)

📘 功效白話文

能快速恢復昏迷患者的意識,緩解胸悶心痛,改善手腳冰冷及寒性腹痛,適用於突發性昏厥急救

➕ 加減

加人參

氣虛明顯者加15克人參,增強補氣固脫功效(《醫方集解》用法)

去朱砂加天麻

肝風內動者去朱砂,加20克天麻增強平肝熄風(《類證治裁》調整法)

倍用白朮

脾胃虛弱嘔吐者,白朮增量至120克強化健脾止嘔(《古今名醫方論》建議)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蘇合香:30 克
  • 冰片:30 克
  • 麝香:60 克
  • 安息香:30 克
  • 青木香:60 克
  • 香附:60 克
  • 白檀香:60 克
  • 丁香:60 克
  • 沉香:60 克
  • 蓽茇:60 克
  • 乳香:30 克
  • 白朮:60 克
  • 訶子:60 克
  • 朱砂:60 克
  • 水牛角:60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**蘇合香**: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,抑制血栓形成,改善心肌缺血,促進冠狀動脈血流。
2. **麝香**:含麝香酮,可抗炎、鎮痛,調節中樞神經系統,增強耐缺氧能力,並改善微循環。
3. **冰片**:促進藥物透過血腦屏障,抗菌、抗炎,並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。
4. **安息香**:揮發成分具抗炎鎮痛效果,舒緩平滑肌痙攣,可能具輕度鎮靜作用。
5. **檀香**:揮發油成分可抗焦慮、抗菌,並調節腸胃蠕動功能。
6. **木香**:內酯類化合物促進胃腸動力,抗潰瘍,並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。
7. **沉香**:苯丙素類成分具抗炎、抗氧化作用,調節神經遞質分泌。
8. **丁香**:丁香酚抗菌(尤其革蘭氏陽性菌)、抗病毒,並促進消化液分泌。
9. **香附**:調節雌激素水平,抑制子宮收縮,改善肝臟代謝功能。
10. **乳香**:樹脂酸類抗炎、抗腫瘤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減輕關節炎症。
11. **荜茇**:胡椒鹼類擴張血管,抗氧化,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活性。
12. **白朮**:增強免疫功能,保護胃黏膜,調節腸道菌群平衡。
13. **訶子**:鞣質成分抗菌、抗病毒,收斂止瀉,抑制腸道過度蠕動。
14. **硃砂(含硫化汞)**:鎮靜安神,但長期使用可能累積重金屬毒性。
15. **水牛角濃縮粉**:解熱鎮驚,調節免疫反應,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。

(注意:本方含硃砂等毒性成分,現代臨床需嚴格控制劑量與療程)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65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突發昏倒,不省人事,四肢不溫,面色蒼白
- 喉間痰聲漉漉,氣促,口唇青紫
- 舌苔白膩,脈沉緊
- 家屬代訴發作前有情緒激動史,伴胸悶脅脹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高血壓病史,未規律服藥
- 嗜食肥甘厚味,日常缺乏運動
- 有吸菸史(每日約10支,已戒3年)

4. 辯證分析
- 寒邪閉阻心竅,痰濕壅滯經絡
- 氣機逆亂導致神明失守
- 屬「寒閉證」兼痰瘀交阻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蘇合香丸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
- 用法:急取1丸溫水化開鼻飼,繼以每日半丸分兩次溫服
- 加減:配合針刺人中、內關穴醒神開竅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日鼻飼後約20分鐘漸甦,喉痰減半
- 三日後四肢轉暖,神志清晰,脈象轉滑
- 第七日改導痰湯加減調理,配合肢體復健
- 追蹤兩週可拄杖緩行,言語功能恢復八成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用於脫證(汗出肢冷、脈微欲絕者)及熱閉證
- 孕婦禁用,體虛者需配伍扶正藥物
- 治療期間嚴格低鹽低脂飲食
- 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及寒溫驟變
- 長期服用需監測肝腎功能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|年齡:55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突發昏倒,不省人事,牙關緊閉,四肢不溫,持續約20分鐘後逐漸甦醒,醒後頭暈胸悶。
- 伴隨症:面色蒼白,呼吸氣粗,喉間痰鳴,舌質淡紫、苔白膩,脈沉緊。
- 病史補充:既往有高脂血症,偶發心前區悶痛,未規律服藥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飲食不節(喜肥甘厚味),缺乏運動。
- 偶有飲酒,每日吸菸約10支。
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寒邪內閉,痰瘀阻絡,氣機逆亂,蒙蔽清竅。
- 證型:寒閉證(痰瘀阻滯、氣機壅塞)。
- 辨證要點:突發神昏、四肢厥冷、苔白膩、脈沉緊,符合「寒閉」特徵;痰鳴及舌紫提示痰瘀互結。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蘇合香丸(成藥),每日2次,每次1丸,溫水化服。
- 加減:配合針刺人中、內關、湧泉穴以開竅醒神;囑家屬以生薑汁化開藥丸鼻飼給藥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急予蘇合香丸1丸鼻飼,15分鐘後四肢漸溫,牙關鬆解,可低聲回應。
- 複診(3日後):神志轉清,胸悶減輕,痰鳴消失,改口服蘇合香丸續用5日,並建議搭配血府逐瘀湯加減調理痰瘀。
- 追蹤(1週後):未再發作昏厥,舌苔轉薄白,脈象趨緩,囑停蘇合香丸,轉以健脾化痰方劑長期調理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禁忌:孕婦禁用;熱閉證(面赤、苔黃燥、脈數)或脫證(大汗肢冷、脈微欲絕)不可使用。
- 注意:
- 不宜長期服用,免耗正氣。
- 服藥期間忌生冷、油膩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中病即止,神清後需辨證治本,調理痰瘀體質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