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軍散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📚 出處

《霍亂論》 王士雄

🩺 主治

暑熱瘴氣、頭目昏暈、噁心嘔吐、泄瀉腹痛、口瘡喉痛,適用於中暑或急性腸胃炎等症。

✨ 功效

清熱解毒,開竅醒神,辟穢化濁,和中止嘔。

📖 方義

牛黃、冰片清熱解毒,麝香開竅醒神,珍珠安神定驚,雄黃解毒辟穢,火硝瀉熱通便,薑粉溫中止嘔。全方共奏清熱開竅、辟穢解毒之效。

🧠 辯證要點

暑熱或瘴氣侵襲,症見神昏、嘔瀉、腹痛、口舌生瘡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者。

📘 功效白話文

緩解中暑引起的頭暈嘔吐、腹瀉腹痛,消炎止痛,改善口瘡喉痛,並有提神醒腦作用。

➕ 加減

高熱加味

加石膏15克、知母9克,增強清熱瀉火之力。

嘔吐劇烈

加法半夏6克、竹茹9克,加強降逆止嘔功效。

腹瀉嚴重

加黃連6克、黃芩9克,強化清熱燥濕止瀉作用。

神昏譫語

配合安宮牛黃丸同用,每服1丸,增強開竅醒神之效。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牛黃:0.3 克
  • 麝香:0.3 克
  • 珍珠:0.3 克
  • 冰片:0.3 克
  • 硼砂:1.5 克
  • 雄黃:1.5 克
  • 火硝:0.9 克
  • 薑粉:0.9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- 牛黃:含膽酸及去氧膽酸,具解熱、鎮靜作用,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,並有抗炎效果
- 麝香:麝香酮成分可擴張冠狀動脈,改善心肌缺血,促進血液循環,具強心與抗缺氧能力
- 冰片(合成龍腦):抗炎鎮痛作用顯著,能調節血腦屏障通透性,促進其他藥物成分吸收
- 硼砂:弱鹼性礦物,外用抗菌,內服少量可抑制尿道感染病原菌,但高劑量具腎毒性
- 雄黃:主含硫化砷,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,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砷中毒
- 硝石(硝酸鉀):利尿作用明顯,可調節電解質平衡,高濃度時具抗微生物活性
- 薑粉:薑辣素促進消化液分泌,抑制胃腸道平滑肌痙攣,並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
- 珍珠:含碳酸鈣及多種氨基酸,調節神經遞質釋放,具鎮靜及抗過敏效果
- 綜合藥理:全方配伍呈現抗菌、抗炎、解熱、鎮痛、改善微循環等多靶點作用,但需注意砷化合物及硝石潛在毒性風險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4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突發頭暈目眩,胸悶腹脹
- 頻繁嘔吐酸腐食物,伴腹瀉水瀉(日5-6次)
- 口苦黏膩,身熱煩躁(體溫38.1℃)
- 四肢沉重無力,舌苔黃厚膩
- 脈象滑數有力,按之濡軟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年從事戶外建築工作
- 發病前日暴曬後大量飲用冰鎮飲料
-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,偶有飲酒習慣
- 近三月常熬夜加班

4. 辯證分析
暑熱穢濁內蘊,濕滯交阻中焦
- 暑熱挾濕:高熱煩渴/黃膩苔
- 穢濁阻滯:嘔腐瀉臭/胸悶腹脹
- 氣機逆亂:頭暈肢重/脈滑數濡

5. 治療方案
主方:行軍散原方
- 西牛黃1.5克 麝香1.5克 珍珠1.5克
- 冰片1.5克 硼砂3克 雄黃6克
- 硝石0.9克 金箔20張
製法:共研極細末,瓷瓶密貯
用法:每次0.3克溫開水送服,日3次
加減:
- 加鮮藿香葉10克煎湯代水送服(解表化濕)
- 配合神闕穴敷炒鹽(溫通止瀉)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服2時辰後嘔止,體溫降至37.5℃
- 次日水瀉轉為溏便(日2次),頭暈減半
- 第三日黃膩苔退為薄白苔,脈象轉緩
- 續服3日後諸症悉平,囑改服藿香正氣丸調理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食油膩腥羶、生冷瓜果
- 服藥期間禁用溫補類藥膳
- 雄黃成分需嚴格控制劑量
- 金箔包覆吞服,避免直接咬破
- 孕婦、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
- 症狀緩解後立即停藥,最長連續服用不超7日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38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暑熱天戶外勞作後突發頭暈目眩、胸悶嘔吐,伴腹痛腹瀉。
- 伴隨症:口乾煩躁、四肢無力、身熱無汗,舌質紅、苔黃膩,脈滑數。
- 發作時間:午後烈日下持續工作3小時後發病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職業為建築工人,長期暴露高溫環境。
- 平素嗜食辛辣油膩,飲水量少,偶有熬夜習慣。

4. 辯證分析
- 暑熱挾濕,穢濁中阻,氣機逆亂。
- 熱鬱上焦則頭暈煩躁,濕濁困脾則嘔吐腹瀉,暑熱閉竅故身熱無汗。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行軍散(原方組成:薑粉、冰片、硼砂、硝石、雄黃、珍珠、牛黃、麝香等)。
- 加減:因嘔吐劇烈,加竹茹10克煎湯送服;津傷明顯,輔以生脈飲口服。
- 用法:行軍散每次0.3克,溫開水調服,每日2次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日服藥後30分鐘,嘔吐漸止,頭暈減輕。
- 次日腹痛腹瀉緩解,身熱退,脈轉緩和。
- 續服2日,諸症悉平,囑調養飲食並避暑休憩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食生冷油膩,服藥期間避高溫環境。
- 孕婦禁用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- 方中含雄黃、麝香,不可過量久服,中病即止。
- 若服後症狀未緩或高熱神昏,需立即就醫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