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黃䗪蟲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3
📚 出處
金匱要略 張仲景
🩺 主治
五勞虛極羸瘦,腹滿不能飲食,肌膚甲錯,兩目黯黑,婦人經水不利,乾血內停證
✨ 功效
破血消癥,祛瘀生新
📖 方義
大黃、䗪蟲為君破血攻瘀,桃仁、乾漆、虻蟲、水蛭、蠐螬助君藥逐瘀通絡,地黃、芍藥養血滋陰,黃芩清解瘀熱,杏仁潤燥,甘草和中緩峻,體現『緩中補虛』之法
🧠 辯證要點
腹部按之硬痛/經閉不行/舌質紫暗有瘀斑/脈沉澀/面色晦暗/肌膚乾燥如鱗甲
📘 功效白話文
強力消除體內陳舊瘀血,改善因長期瘀血導致的組織硬化問題,同時促進新血生成
➕ 加減
用於癥瘕堅硬難消者,增強破血消積之力
氣虛明顯者,攻補兼施防傷正氣
寒凝血瘀者,溫通經脈助藥力
體質虛弱者,降低破血峻烈之性
🌿 方劑配藥
- 大黃:300 克
- 黃芩:60 克
- 甘草:90 克
- 桃仁:120 克
- 杏仁:120 克
- 芍藥:120 克
- 乾地黃:300 克
- 乾漆:30 克
- 虻蟲:45 克
- 水蛭:60 克
- 蠐螬:45 克
- 䗪蟲:45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1. **抗凝血與抗血栓作用**:大黃中的活性成分(如大黃素)及䗪蟲提取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,降低血液黏度,預防血栓形成。
2. **抗纖維化效果**:抑制膠原蛋白沉積,減輕肝纖維化、肺纖維化等組織病理變化,可能與調節TGF-β1信號通路相關。
3. **抗腫瘤作用**:體外實驗顯示,方劑中多種成分(如黃芩苷、桃仁苷)可誘導癌細胞凋亡,抑制肝癌、乳腺癌等腫瘤細胞增殖。
4. **調節免疫機能**: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,調節Th1/Th2細胞因子平衡,減輕慢性炎症反應。
5. **保護肝臟功能**:降低血清ALT、AST水平,減輕化學性肝損傷,促進肝細胞再生。
6. **抗炎與鎮痛作用**:抑制COX-2、PGE2等炎症介質生成,緩解慢性疼痛及組織炎症反應。
7. **促進組織修復**:刺激血管新生與上皮細胞增殖,加速創傷或潰瘍癒合。
8. **改善微循環障礙**:擴張微血管,增加缺血組織的血氧供應,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症狀。
9. **調節血脂代謝**:降低總膽固醇、甘油三酯,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。
10. **抗缺氧能力**:提升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,減輕心肌或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38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經閉半年,小腹硬滿拒按,痛如針刺,夜間加劇,面色晦暗,肌膚甲錯(皮膚乾燥如鱗甲),雙目周邊黯黑。
- 伴隨症:
- 頭暈心悸,失眠多夢
- 大便乾結如羊屎,3-4日一行
- 情緒抑鬱,脅肋脹痛
- 舌質紫暗有瘀斑,舌下絡脈青紫怒張
- 脈沉澀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情緒抑鬱不舒
- 飲食不規律,偏好辛辣油膩
- 無重大手術史,無藥物過敏
4. 辯證分析
- 證型:瘀血內停,乾血勞證(五勞虛極,瘀血阻絡)
- 病機:長期氣滯血瘀,新血不生,瘀熱互結,經脈不通,導致經閉、腹痛、肌膚失養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大黃䗪蟲丸(原方)
- 加減:
- 配合少量當歸、白芍(養血柔肝,防攻伐過度)
- 以黃酒送服,增強活血之效
- 劑量:每日2次,每次3克,飯後服用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(1週後):大便通暢,腹痛稍減,睡眠改善。
- 二診(1個月後):月經來潮,量少色暗夾血塊,小腹硬滿減輕,肌膚乾燥略緩。
- 三診(3個月後):月經週期漸穩,腹痛消失,面色轉潤,舌瘀斑消退。
- 後續:改為每週3次,續服2個月鞏固,隨訪半年未復發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禁忌:
- 孕婦禁用(破血逐瘀力強,恐致流產)
- 氣血虛弱無瘀者忌用
- 月經量多或出血傾向者慎用
- 注意事項:
-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、辛辣、油膩
- 密切觀察排便及月經情況,若腹瀉過度需減量
- 配合情志調理,避免抑鬱氣滯復發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38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閉經半年,腹部按之硬痛,固定不移,夜間加劇。
- 伴隨症:
- 肌膚甲錯(皮膚乾燥如鱗甲),面色晦暗無華。
- 舌質紫暗,邊有瘀斑,舌下絡脈青紫迂曲。
- 脈沉細而澀(往來艱澀不流利)。
- 常感煩躁,失眠多夢,大便乾結,小便自調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情緒抑鬱,飲食不規律,喜食辛辣。
- 既往有痛經史,經血色暗夾血塊。
- 無重大手術史,未規律服用西藥。
4. 辯證分析
- 證型:瘀血內結,乾血勞證(久病入絡,瘀阻胞宮)。
- 病機:氣滯血瘀日久,新血不生,瘀熱互結,經絡閉阻。
- 關鍵辨證點:腹部硬痛拒按、閉經、肌膚甲錯、舌紫脈澀,符合「乾血勞」特徵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大黃䗪蟲丸(原方比例,丸劑緩攻)。
- 加減:
- 兼氣鬱加柴胡6g、香附9g(煎湯送服丸劑)。
- 便乾甚者,暫用蜂蜜水送服。
- 劑量:每日2次,每次3g,飯後溫黃酒或溫水送服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2週後:腹痛減輕,大便通暢,睡眠改善,仍無月經來潮。
- 4週後:腹部觸痛明顯緩解,肌膚乾燥減輕,舌瘀斑變淡。
- 6週後:月經來潮,量少色暗,血塊減少。續服丸劑,調整為每日1次。
- 後續:隨訪3個月,月經週期漸復,腹痛未再發,面色轉潤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禁忌:
- 孕婦、經期血量多者禁用。
- 氣血虛弱無瘀者慎用,恐傷正氣。
- 注意事項:
-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、辛辣,避風寒。
- 若出現輕微腹瀉為藥效反應,持續超過3日需減量。
- 長期服用需配伍養血益氣之品(如當歸、黃芪)。
- 現代提示:
- 凝血功能異常、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。
- 建議定期監測肝功能(因蟲類藥潛在肝毒性)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