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消毒飲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📚 出處
醫宗金鑑 吳謙等
🩺 主治
熱毒壅盛所致瘡瘍腫毒,如疔瘡初起、局部紅腫熱痛、癰腫焮痛、發熱惡寒、舌紅苔黃、脈數有力。
✨ 功效
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
📖 方義
以金銀花清熱解毒為君藥,野菊花助君藥清解熱毒為臣,蒲公英、紫花地丁清熱涼血消腫為佐,紫背天葵清熱解毒兼涼血為使。諸藥合用,共奏清熱解毒、消散疔瘡之效。
🧠 辯證要點
①局部紅腫焮痛明顯 ②伴發熱口渴 ③舌質紅絳苔黃燥 ④脈象滑數或弦數 ⑤多見於陽證瘡瘍初期
📘 功效白話文
消除體內熱毒,抑制細菌感染,緩解紅腫熱痛,促進皮膚瘡瘍癒合
➕ 加減
高熱煩渴時加連翹15g、黃芩10g,增強清熱瀉火功效
出現皮下瘀斑時加赤芍12g、牡丹皮10g,加強涼血活血作用
膿腫成熟未潰時加皁角刺9g,促進膿液排出
正氣不足者加黃耆20g、當歸10g,扶正托毒外出
🌿 方劑配藥
- 金銀花:20 克
- 野菊花:15 克
- 蒲公英:15 克
- 紫花地丁:15 克
- 紫背天葵:12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- 金銀花:抗菌、抗病毒、抗炎;調節免疫功能;抑制多種致病菌(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)。
- 野菊花:廣譜抗菌、抗炎、抗氧化;抑制細菌內毒素釋放;減輕組織水腫及發熱反應。
- 蒲公英:抗菌、抗炎、保肝利膽;促進免疫細胞活性;抑制腫瘤細胞增殖。
- 紫花地丁:抗病原微生物(細菌、真菌);抑制炎症介質(如TNF-α、IL-6);調節T細胞免疫。
- 紫背天葵:抗細菌、抗病毒;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;抑制癌細胞遷移及血管新生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32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右側頸部突發紅腫熱痛硬塊(癤腫),直徑約3公分,觸痛明顯,局部皮膚灼熱,伴隨化膿傾向。
- 伴隨症:輕度發熱(體溫37.8°C)、口乾渴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略乾結。
- 舌脈:舌質紅、苔黃膩,脈滑數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熬夜工作,飲食偏嗜辛辣油膩,近期壓力大,發病前曾連續數日攝取燒烤食物。
4. 辯證分析
- 熱毒蘊結肌膚,氣血壅滯,化腐成膿。
- 飲食不節致脾胃濕熱內生,外感熱邪引動內火,發為癰腫。
- 舌脈表現符合「陽證」、「實熱證」特徵。
5. 治療方案(主方加減)
- 主方:五味消毒飲(金銀花20g、野菊花15g、蒲公英15g、紫花地丁15g、紫背天葵子15g)
- 加減:
- 加連翹10g、黃芩10g(增強清熱解毒)。
- 加生甘草6g(調和諸藥,緩解毒性)。
- 煎服法:每日1劑,水煎分3次溫服,連服5日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後3日:紅腫範圍縮小,疼痛減輕,體溫降至正常,膿頭未破。
- 複診調整:原方加皂角刺6g(促膿排出),續服3劑。
- 療程結束:膿液排出後瘡口漸癒,局部僅餘輕微色素沉澱,二便通暢,舌苔轉薄白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辛辣、油炸、海鮮發物,宜清淡飲食,多飲水。
- 生活調攝:避免熬夜,保持患處清潔,勿自行擠壓膿腫。
- 禁忌人群:脾胃虛寒者慎用;孕婦需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- 其他:若膿腫擴大或高熱不退,需配合西醫外科處置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32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右側面部生癤腫,紅腫熱痛,觸之堅硬,頂部見黃白色膿頭,伴局部灼熱感。
- 伴隨症:輕微發熱(體溫37.8℃)、口乾渴、小便短赤、大便乾結。
- 舌脈:舌質紅,苔薄黃膩,脈滑數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熬夜工作,飲食偏嗜辛辣油膩,偶飲酒。
- 無慢性病史,近期無服用西藥或激素類藥物。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熱毒蘊結肌膚,氣血壅滯,化腐成膿。
- 辨證:陽證瘡瘍(熱毒熾盛證)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五味消毒飲加減
金銀花15g、野菊花12g、蒲公英15g、紫花地丁12g、紫背天葵9g
- 加減:
- 加連翹12g(增強清熱解毒)。
- 加赤芍9g(涼血散瘀)。
- 生甘草6g(調和諸藥,緩解毒性)。
- 用法: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服,連服5日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3日後:癤腫紅腫減輕,膿頭縮小,體溫恢復正常,大便通暢。
- 5日後複診:膿液排出,瘡面結痂,疼痛消失。調整處方為原方減紫背天葵,加生黃芪12g(托毒生肌),續服3劑鞏固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食辛辣、油炸、海鮮及發物(如羊肉、韭菜)。
- 生活調攝:保持患處清潔,避免擠壓;調整作息,減少熬夜。
- 禁忌人群:脾胃虛寒者慎用,孕婦需醫師指導。
- 不良反應:若服後腹瀉加劇或出現過敏反應(如皮疹),立即停藥並就醫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