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金丹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📚 出處
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 王維德(王洪緒)
🩺 主治
陰疽、痰核、瘰癧、乳岩、流注、貼骨疽等屬陰寒痰濕凝滯經絡之證。症見腫塊硬結不紅不熱,皮色不變,漫腫無頭,或痛或不痛。
✨ 功效
溫散寒凝,活血化瘀,化痰散結,通絡止痛
📖 方義
方中草烏逐寒濕、通經絡;五靈脂、乳香、沒藥活血祛瘀,消腫定痛;當歸和血;地龍通絡;白膠香調氣血;木鱉子祛痰毒、消結腫;麝香走竄通絡,散結開壅;墨炭消腫化痰。諸藥合用,共奏溫通活血、消痰散結之功。
🧠 辯證要點
1.局部腫塊漫腫無頭,皮色不變
2.觸之堅硬或隱痛
3.病程較長,發展緩慢
4.舌淡苔白膩,脈沉細或弦滑
📘 功效白話文
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氣與痰濕長期停滯導致的腫塊疾病。能溫暖經絡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化解痰濕結塊,並減輕因氣血不通引起的疼痛。適用於摸起來堅硬但不紅不熱的慢性腫塊。
➕ 加減
若痰核堅硬難消,加貝母9g、夏枯草12g以增強化痰軟堅之效
氣虛明顯者,加黃耆15g、黨參12g以益氣托毒
寒凝甚者,加桂枝9g、炮附子6g以加強溫陽散寒之力
🌿 方劑配藥
- 白膠香:150 克
- 草烏:150 克
- 五靈脂:150 克
- 地龍:150 克
- 木鱉子:150 克
- 乳香:75 克
- 沒藥:75 克
- 當歸:75 克
- 麝香:30 克
- 墨炭:12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抗腫瘤作用:方中乳香、沒藥、木鱉子等成分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、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作用
抗炎鎮痛:草烏所含生物鹼及當歸揮發油可抑制COX-2酶活性,降低前列腺素合成
免疫調節:五靈脂多糖成分能激活巨噬細胞,增強NK細胞活性
抗凝血功能:地龍含蚓激酶,可分解纖維蛋白原,抑制血小板聚集
溶栓作用:麝香酮成分能增加血管內皮細胞t-PA分泌,促進血栓溶解
組織修復促進:當歸阿魏酸與乳香酸共同作用可加速創面癒合
抗氧化應激:墨炭多孔結構吸附自由基,沒藥中的萜類化合物清除活性氧
神經調節:草烏中烏頭鹼小劑量具有中樞鎮痛效應
抗菌抗病毒:木鱉子皂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顯示抑制作用
內分泌調節:當歸多糖可調節雌激素受體表達,影響激素敏感性腫瘤生長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45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左側頸部出現硬結腫塊,約核桃大小,觸之堅硬但無明顯紅熱,按壓微痛,病程逾3個月。
- 伴隨症:
- 時感胸悶,痰多色白黏稠。
- 肢體沉重乏力,畏寒明顯,手足不溫。
- 食慾不振,大便溏薄,日行2-3次。
- 舌質淡紫,苔白膩,脈沉細滑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文職工作,久坐少動。
- 喜食生冷油膩,偶飲酒,無吸菸史。
- 近半年因工作壓力大,常熬夜至子時後。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寒濕痰瘀互結,阻滯經絡,氣血不暢。
- 辨證:陰疽(痰核凝滯證),屬寒濕內蘊、痰瘀阻絡。
- 病因:陽氣不足,寒濕內生;久坐氣滯,痰濕凝聚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小金丹(原方加減)
- 組成:白膠香、草烏、五靈脂、地龍、木鱉子、乳香、沒藥、當歸、麝香、墨炭。
- 加減:加生黃耆30克(補氣托毒)、炒白朮15克(健脾化濕)。
- 用法: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溫服,連服14日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(7日後):腫塊稍軟,按痛減輕,大便轉實,畏寒改善。調整為原方加浙貝母10克(化痰散結)。
- 二診(14日後):腫塊縮小至黃豆大小,痰量減少,舌苔轉薄白。續服7劑,改為隔日1服。
- 三診(21日後):腫塊消散八成,肢體輕快,食慾恢復。停用小金丹,改服香砂六君子湯調理脾胃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、海鮮、油膩;宜溫熱軟食,如山藥粥、薑茶。
- 生活調攝:避風寒,適度活動肩頸;夜臥勿過子時。
- 藥物禁忌:孕婦禁用;陽熱實證(如紅腫熱痛)忌服。
- 特殊注意:方中草烏有毒,需嚴格炮製且久煎;麝香用量不宜過大,中病即止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|年齡:42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左側頸部腫塊逐漸增大3個月,觸之堅實,皮色不變,按壓有輕微隱痛感
- 伴隨症狀:平素畏寒肢冷,近期食慾減退,晨起痰多色白,夜間盜汗不明顯,大便偏溏
- 局部體徵:腫塊約3x2cm,推之活動度差,無紅腫熱痛
- 舌脈:舌淡胖、苔白膩,脈沉細而弦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夜班工作,作息不規律
- 嗜食生冷海鮮,偶有飲酒習慣
- 家族有甲狀腺結節病史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寒濕痰濁凝滯經絡,氣血瘀滯成核
- 證型:陰疽證(痰瘀互結,陽氣不達)
- 病位:肝經循行所過,涉及脾腎陽虛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小金丹原方(白膠香、草烏、五靈脂、地龍、木鱉子、乳香、沒藥、當歸、麝香、墨炭)
- 加減:加黃耆15g補益衛氣,桂枝6g溫通經脈
- 劑法:水泛為丸,每日早晚各服3g,黃酒送服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2週:局部隱痛減輕,痰量減少,腫塊觸感稍軟
- 續服4週:腫塊縮至1.5x1cm,畏寒改善,舌苔轉薄白
- 鞏固6週:停用黃酒送服,改配六君子湯調理脾胃,追蹤3個月未復發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食生冷、海鮮發物,避免熬夜耗傷陽氣
- 特殊注意:服藥期間若出現口唇麻木(草烏毒性反應)需立即停藥
- 禁忌人群:孕婦、陰虛火旺者、皮膚破潰化膿之陽證瘡瘍禁用
- 調護建議:局部配合艾灸肩井、天牖穴,每周2次以助溫散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