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磐石散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📚 出處

《景岳全書》 張介賓

🩺 主治

氣血兩虛所致的胎動不安、習慣性流產,症見妊娠胎動下墜、腰酸腹脹、面色淡白、倦怠乏力、舌淡苔白、脈沉細無力

✨ 功效

補氣養血,固腎安胎

📖 方義

人參、黃耆補氣固胎;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養血和血;續斷補腎安胎;黃芩清熱安胎;白朮健脾益氣;砂仁理氣和胃;糯米補脾養胃;炙甘草調和諸藥。全方共奏補氣養血、固腎安胎之效

🧠 辯證要點

1. 胎動不安或習慣性流產病史 2. 腰酸腹脹伴氣虛症狀 3. 舌淡苔白脈沉細 4. 排除外傷等明確物理因素

📘 功效白話文

增強母體氣血能量,強化子宮穩固度,改善胎兒營養供應,預防習慣性流產,改善孕婦疲勞、貧血等症狀

➕ 加減

氣虛甚者

加升麻3g、柴胡6g,強化升提中氣作用

血虛明顯

加阿膠9g(烊化),增強補血止血功效

胎動不安嚴重

加杜仲12g、桑寄生12g,加強補腎安胎作用

兼有陰虛火旺

去砂仁,加麥冬9g、生地12g,養陰清熱

食慾不振明顯

加陳皮6g、茯苓9g,增強健脾和胃功能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人參:6 克
  • 黃耆:12 克
  • 當歸:9 克
  • 續斷:9 克
  • 黃芩:6 克
  • 白朮:6 克
  • 川芎:4 克
  • 白芍:6 克
  • 熟地黃:6 克
  • 砂仁:3 克
  • 炙甘草:3 克
  • 糯米:12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**人參**
- 增強免疫功能,調節內分泌系統
- 抗疲勞、抗氧化,促進造血功能
- 改善心血管功能,調節血壓

2. **黃芪**
- 增強免疫力,促進白血球生成
- 抗炎、抗氧化,保護肝臟功能
- 改善心肌代謝,增強抗缺氧能力

3. **當歸**
- 補血活血,促進紅血球生成
- 抗血小板聚集,改善微循環
- 調節子宮平滑肌,緩解痙攣

4. **續斷**
- 抗炎鎮痛,促進組織修復
- 增強骨骼及韌帶強度
- 調節雌激素水平,穩定胎象

5. **黃芩**
- 抗菌、抗病毒,抑制炎症反應
- 抗過敏,調節免疫平衡
- 鎮靜安神,降低子宮興奮性

6. **白朮**
- 調節腸胃功能,增強消化吸收
- 利尿,抑制子宮收縮
- 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

7. **川芎**
- 擴張血管,改善血液流變學
- 抗血栓形成,緩解疼痛
- 調節子宮血液循環

8. **芍藥**
- 解痙鎮痛,抑制平滑肌過度收縮
- 抗炎、抗氧化,保護細胞損傷
- 調節免疫反應,穩定胎盤功能

9. **熟地黃**
- 促進造血,改善貧血狀態
- 調節血糖,增強抗氧化能力
- 滋陰補腎,調節激素水平

10. **砂仁**
- 促進胃腸蠕動,緩解脹氣
- 抗潰瘍,抑制胃酸分泌
- 鎮靜安胎,降低子宮敏感度

11. **炙甘草**
- 抗炎、抗過敏,調節免疫
- 緩解平滑肌痙攣,保護黏膜
- 調和諸藥,減低毒性

12. **糯米**
- 提供營養支持,補充能量
- 緩和藥性,保護胃腸黏膜
- 輔助調節電解質平衡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女|年齡:3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妊娠12週,陰道少量出血3日,血色淡紅,伴小腹墜脹感
- 伴隨症狀:腰酸乏力、面色蒼白、食欲不振、口淡無味
- 舌脈:舌質淡、苔薄白|脈細弱、尺脈沉滑無力
- 病史:曾2次自然流產(均在妊娠8-10週)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飲食不規律,脾胃虛弱
- 平素畏寒,手足不溫,偶有夜尿頻
- 月經史:經期延後(5-7天),經量偏少、色淡

4. 辯證分析
病機:脾腎兩虛,氣血不足,衝任不固,胎元失養
- 脾虛:氣血生化不足,見面色蒼白、食欲不振
- 腎虛:腰酸乏力、尺脈沉弱,衝任失固致胎漏
- 氣血兩虧:出血色淡、脈細弱,胎失所養

5. 治療方案
主方:泰山磐石散加減
- 人參6g|黃耆15g|當歸10g|川續斷12g
- 黃芩6g|熟地黃12g|白芍10g|白朮12g
- 砂仁3g(後下)|川芎3g|炙甘草3g|糯米15g(包煎)
- 加減:加阿膠9g(烊化)、杜仲12g,去川芎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服藥5劑後出血止,小腹墜脹減輕,食慾增
- 二診:續服7劑,腰酸明顯改善,脈較前有力
- 調理:每週複診,原方調整劑量續服至妊娠24週
- 結果:妊娠足月順產,母子平安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禁忌:
- 出血量多色鮮紅或腹痛劇烈者,需排除異位妊娠
- 濕熱內盛、實熱證者忌用
- 注意事項:
- 服藥期間臥床靜養,忌提重物、房事
- 飲食宜溫補(如山藥粥、紅棗湯),忌生冷瓜果
- 定期配合西醫超音波監測胚胎發育
- 若合併使用黃體酮需間隔1小時服中藥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3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妊娠12週,反覆陰道少量出血,色淡紅,小腹隱痛下墜感
- 伴隨症:面色蒼白,神疲乏力,氣短懶言,食欲不振,腰膝酸軟
- 舌脈:舌質淡、苔薄白,脈沉滑無力

3. 過往生活史
- 曾有2次自然流產史(均於妊娠10-14週發生)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作息不規律,平素體質虛弱
- 飲食偏寒涼,經期偶有延後、量少

4. 辯證分析
- 氣血兩虛,脾腎不足,沖任不固,胎失所養
- 氣虛無力載胎,血虛失於濡養,致胎元不穩
- 脾虛運化失職,腎虛精虧,加重胎動不安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泰山磐石散原方加減
- 組成(劑量依體質調整):
人參10g、黃芪15g、當歸6g、續斷10g、黃芩6g、白朮10g、川芎3g、白芍10g、熟地黃12g、砂仁3g、炙甘草3g、糯米15g
- 加減:
- 出血較多:加阿膠10g(烊化)、艾葉炭6g
- 腰酸明顯:加杜仲12g、桑寄生15g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服藥5劑後出血止,小腹墜痛減輕,食欲稍增
- 第二週:原方去黃芩,加山藥15g,續服7劑,面色轉紅潤,精神改善
- 第三週:脈象轉滑而略有力,改為隔日一劑,持續調理至妊娠24週
- 結果:足月順產,母子平安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禁忌:服藥期間忌食生冷、辛辣,避免過勞及情緒波動
- 注意: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或腹痛加劇,需立即就醫
- 調護:配合艾灸足三里、腎俞穴,每週2次以固本培元
- 藥理警示:方中含川芎,妊娠後期需減量或停用,防胎動過甚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