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益氣聰明湯的功效、症狀辨別用法、藥材組成、現代科學研究與案例
👁️ 觀看次數:36
📚 出處
《東垣試效方》 李杲
🩺 主治
中氣不足、清陽不升所致耳鳴耳聾、視物昏花、頭痛眩暈,伴見倦怠乏力、食慾不振、舌淡苔白、脈虛弱
✨ 益氣聰明湯功效
補中益氣,升陽舉陷,聰耳明目
📘 益氣聰明湯功效白話文
增強脾胃功能,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,緩解疲勞、耳鳴、視力模糊及頭暈等症狀
📖 方義
黃耆、人參補益中氣為主藥;升麻、葛根升舉清陽;蔓荊子清利頭目;白芍養陰柔肝;黃柏瀉火堅陰;炙甘草調和諸藥。全方共奏益氣升陽、聰耳明目之效
🧠 辯證要點
1.氣虛證候(倦怠乏力、食少)
2.清陽不升證候(頭面五官功能減退)
3.舌淡脈弱等虛象
➕ 加減
加白朮9g、茯苓9g加強健脾益氣
加天麻6g、鉤藤9g平肝息風
加磁石15g、石菖蒲6g鎮潛開竅
加麥冬9g、五味子6g滋陰降火
🌿 益氣聰明湯方劑組成藥材(每帖)
- 黃耆:15 克
- 人參:15 克
- 升麻:9 克
- 葛根:9 克
- 蔓荊子:4.5 克
- 白芍:3 克
- 黃柏:3 克
- 炙甘草:3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1. 黃芪
- 增強免疫功能,促進骨髓造血
- 調節血壓,改善微循環
- 抗氧化,減少自由基損傷
2. 人參
- 抗疲勞,提高耐缺氧能力
- 調節中樞神經系統,改善認知功能
- 增強免疫,促進代謝平衡
3. 升麻
- 抗炎、解熱,抑制組織胺釋放
- 調節內分泌,改善更年期症狀
- 促進腦部血流,保護神經細胞
4. 葛根
- 擴張血管,改善心腦供血
- 降血糖、降血脂作用
- 抗氧化,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
5. 蔓荊子
- 鎮痛、抗炎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
- 擴張血管,促進內耳及視網膜血流
- 調節神經傳導,緩解眩暈
6. 黃柏
- 抗菌、抗病毒,抑制病原微生物
- 降血糖,調節免疫反應
- 抗炎,抑制細胞因子過度釋放
7. 白芍
- 鎮痛、解痙,調節平滑肌收縮
- 抗炎,抑制NF-κB通路
- 保肝,降低轉氨酶水平
8. 甘草
- 抗炎、抗過敏,類皮質激素樣作用
- 保護胃黏膜,抑制胃酸分泌
- 調節免疫,增強巨噬細胞活性
**綜合方劑藥理研究**
- 抗氧化協同作用,減輕氧化壓力對聽力及視力的損傷
- 改善內耳及視網膜微循環,緩解耳鳴、視物模糊
- 調節中樞神經興奮與抑制平衡,增強注意力及記憶
- 抗炎、免疫調節,降低慢性炎症相關神經病變風險
- 促進神經修復,保護聽神經及視神經細胞功能
📝 益氣聰明湯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55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雙耳耳鳴如蟬鳴持續半年,聽力逐漸減退,伴視物模糊、頭暈乏力。
- 伴隨症狀:
- 晨起頭暈加重,勞累後耳鳴加劇。
- 精神倦怠,食慾不振,大便稀軟。
- 偶有四肢痠軟,夜間多夢易醒。
- 舌淡胖、邊有齒痕,苔薄白,脈細弱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腦力工作,壓力大,作息不規律。
- 飲食偏油膩、嗜生冷,缺乏運動。
- 無慢性病史,偶有自行服用補腎保健品(無顯效)。
4. 辯證分析
- 脾胃氣虛:食慾差、便溏、舌胖齒痕為脾虛失運之象。
- 清陽不升:氣虛導致清陽不榮頭面,故耳鳴、頭暈、視矇。
- 氣血失養:四肢痠軟、乏力、脈細弱為氣血不足,不濡筋脈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益氣聰明湯(黃耆15g、人參10g、升麻6g、葛根10g、蔓荊子9g、白芍9g、黃柏6g、炙甘草3g)。
- 加減:
- 加茯苓12g、炒白朮10g,健脾祛濕。
- 夜寐不安加酸棗仁15g、夜交藤12g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服藥7劑後,頭暈減輕,食慾稍增,耳鳴頻率降低。
- 二診:原方加石菖蒲9g通竅,續服14劑,聽力改善,視物較清晰,大便成形。
- 三診:調整為隔日一劑,配合針灸(百會、足三里、聽宮),一個月後耳鳴偶發,精神體力明顯恢復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、油膩、過鹹食物,避免暴飲暴食。
- 生活調攝:規律作息,適度運動(如八段錦),避免過度勞神。
- 用藥注意:陰虛火旺(如舌紅少苔、口乾燥熱)者慎用;服藥期間若出現口乾可稍減升麻、黃柏用量。
- 長期跟進:建議每季度調理一次,預防氣虛復發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益氣聰明湯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58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雙耳耳鳴如蟬鳴持續半年,聽力漸減,視物模糊伴隨頭暈
- 伴隨症:神疲乏力、四肢倦怠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軟
- 舌脈:舌淡胖有齒痕、苔薄白,脈細弱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伏案工作,用眼過度
- 飲食不規律,偏好生冷食物
- 夜間多夢易醒,睡眠品質差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脾胃氣虛,清陽不升,頭面失養
- 辨證要點:耳鳴、視矇因清陽不達竅;乏力、便溏為中氣不足;舌脈皆顯氣虛之象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益氣聰明湯(原方組成)
- 黃耆15g、人參10g、升麻6g、葛根12g、蔓荊子9g、白芍9g、黃柏6g、炙甘草6g
- 加減:
- 加炒白朮12g、茯苓12g 健脾利溼
- 加酸棗仁15g 安神助眠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(7日):耳鳴減輕三成,頭暈緩解,食慾稍增,大便成形
- 二診:原方去黃柏,加枸杞子12g,續服14日。視物模糊改善,夜寐轉安
- 三診:耳鳴僅偶發,聽力測試改善,續調理一月後症狀穩定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生冷油膩,減少熬夜用眼
- 生活調攝:適度按壓百會、足三里穴,晨起練習八段錦
- 禁忌症:陰虛火旺(如舌紅少苔、五心煩熱)或實熱證者禁用
- 藥後反應:少數患者初服可能輕微腹脹,加陳皮6g可緩解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