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景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3

📚 出處

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陳師文等

🩺 主治

肝腎不足所致眼目昏花、視物模糊、迎風流淚,兼見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等症。現代應用於早期白內障、老花眼、視神經萎縮等眼疾

✨ 功效

補肝腎,益精血,明目退翳

📖 方義

熟地黃滋腎填精為君,菟絲子補肝腎益精為臣,車前子利水明目為佐使。三藥合用標本兼治,既補肝腎之虛,又利濕濁之滯

🧠 辯證要點

1.視物昏矇病程較久 2.伴腰膝酸軟等肝腎虛損症狀 3.舌淡紅少苔 4.脈沉細弱

📘 功效白話文

改善眼睛血液循環,增強視網膜功能,延緩眼部退化,同時調理肝腎機能

➕ 加減

陰虛火旺型

加枸杞子15g、菊花10g,清肝明目兼制熟地之滋膩

脾虛便溏型

加黨參15g、白朮10g,補氣健脾助運化

血虛明顯型

加當歸10g、白芍12g,養血柔肝明目

夜盲症型

加夜明砂9g、羊肝30g,增強夜視能力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車前子:150 克
  • 熟地黃:300 克
  • 菟絲子:300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**枸杞子**
- 富含枸杞多糖、β-胡蘿蔔素、玉米黃質,具抗氧化作用,保護視網膜細胞,改善視疲勞。
- 調節免疫機能,抑制視網膜炎症反應,延緩黃斑部病變。

2. **菟絲子**
- 含黃酮類化合物,促進視網膜微循環,增強視神經傳導功能。
- 調節內分泌,改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。

3. **熟地黃**
- 含梓醇、環烯醚萜苷,滋陰補血,改善眼部組織缺血缺氧狀態。
- 抑制血管內皮增生,預防眼底出血及血管滲漏。

4. **車前子**
- 含車前子多糖、桃葉珊瑚苷,利尿消炎,降低眼壓,緩解青光眼症狀。
- 抑制晶狀體蛋白氧化,延緩白內障發展。

5. **五味子**(部分版本添加)
- 含木脂素、五味子甲素,增強抗氧化酶活性,減少視網膜自由基損傷。
- 調節神經遞質,改善視覺疲勞相關的焦慮及失眠。

6. **覆盆子**(部分版本添加)
- 含鞣花酸、花青素,強化眼部微血管彈性,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。
- 抑制晶狀體混濁,保護角膜上皮細胞。

7. **綜合作用**
- 調節血糖、血脂代謝,間接保護血管內皮,降低視網膜病變風險。
- 抗衰老機制延緩視覺細胞退化,改善老年性視力減退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52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雙眼視物模糊逐漸加重2年,伴隨乾澀感,夜間視力明顯下降
- 伴隨症: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無力,偶有心悸失眠,月經已停3年
- 舌脈:舌質淡紅少苔,脈沉細弱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文書工作,每日使用電子產品逾8小時
- 作息不規律,常熬夜至凌晨
- 飲食偏清淡,但偶有手腳冰冷現象

4. 辯證分析
- 肝腎陰虛,精血虧耗,目失所養
- 腎精不足致髓海空虛(頭暈耳鳴)
- 心腎不交引發失眠心悸
- 沖任失調加重陰血不足(停經後症狀顯著)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駐景丸(《銀海精微》原方加減)
- 組成:熟地黃30g、枸杞子15g、車前子12g、菟絲子15g、五味子9g、楮實子12g、山茱萸12g
- 加減:加當歸12g養血柔肝,酸棗仁15g安神定悸
- 劑量:每日1劑,水煎分早晚溫服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階段(2週):乾澀感減輕,夜間視物較前清晰,睡眠改善
- 第二階段(4週):視力檢測提升0.2(由原0.5至0.7),腰膝酸軟明顯緩解
- 鞏固期(8週):改為丸劑長期調養,視力穩定,頭暈耳鳴未再發作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忌食辛辣燥熱食物(如辣椒、羊肉),避免熬夜及過度用眼
- 服藥期間若出現腹脹可配伍砂仁6g理氣和胃
- 脾胃虛寒者需減量熟地黃,加炒白朮12g健脾運化
- 禁忌:外感風熱目赤腫痛者禁用,孕婦慎用車前子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58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訴:雙眼視物模糊持續半年,加重近1個月,伴隨乾澀感,夜間視力明顯下降。
- 伴隨症狀:
- 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
- 口乾咽燥,偶有心悸
- 睡眠淺,易醒
- 舌質偏紅,舌苔少,脈細數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文書工作,每日使用電腦超過8小時
- 偶有熬夜習慣(23:00後入睡)
- 飲食偏辛辣,蔬菜攝取不足
- 無高血壓、糖尿病史

4. 辯證分析
- 肝腎陰虛:視物模糊、乾澀、腰膝酸軟、舌紅少苔
- 精血不足:頭暈耳鳴、脈細數
- 虛火上擾:口乾咽燥、心悸、睡眠不穩

5. 治療方案(主方加減)
- 主方:駐景丸(《銀海精微》)
- 組成:
菟絲子15g、楮實子12g、枸杞子12g、熟地黃15g、車前子9g、五味子6g
- 加減:
- 加菊花9g(清肝明目)
- 加當歸9g(補血養肝)
- 減車前子至6g(防過利傷陰)
- 煎服法: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溫服,連服14日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(第1週):服藥7劑後,眼乾澀感減輕,夜間視物稍清晰,睡眠改善。
- 複診(第2週):調整方劑為隔日1劑,加女貞子12g滋補肝腎。頭暈耳鳴減緩,舌苔漸生。
- 三診(第4週):視力模糊明顯改善,口乾心悸消失,脈轉緩和。改為丸劑長期調理,每日2次,每次6g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辛辣、油炸、過鹹食物;避免長時間用眼。
- 生活調攝:定時閉目養神,夜間11點前就寢,適度攝取黑芝麻、桑椹等滋陰食材。
- 特殊禁忌:
- 脾胃虛寒者慎用,需加生薑、白朮調和
- 外感風熱或實火目疾(如紅腫痛劇)禁用
- 追蹤建議:每3個月複查眼底及肝腎功能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