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血方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4

📚 出處

丹溪心法 朱震亨

🩺 主治

肝火犯肺之咳血證,症見咳嗽痰稠帶血、咯吐不爽、心煩易怒、胸脅作痛、咽乾口苦、頰赤便秘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

✨ 功效

清肝寧肺,涼血止咳止血

📖 方義

青黛直入肝經清瀉肝火,梔子清熱涼血兼瀉三焦火熱,瓜蔞仁潤肺化痰兼潤腸通便,海浮石清肺降火軟堅化痰,訶子收斂肺氣止咳平喘。諸藥合用共奏清肝寧肺、涼血止血之效

🧠 辯證要點

咳嗽痰血伴胸脅脹痛,心煩易怒,舌紅苔黃,脈弦數等肝火犯肺證特徵

📘 功效白話文

清除肝臟火氣、保護肺部組織,改善因火熱引起的咳嗽出血問題,同時幫助止血

➕ 加減

痰多稠黏

加浙貝母9克、苦杏仁9克以增強化痰止咳功效

陰虛明顯

加北沙參12克、麥門冬9克以滋陰潤肺

火熱熾盛

加黃芩9克、黃連6克加強清熱瀉火作用

出血量多

加白茅根15克、側柏葉9克以增強涼血止血效果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青黛:6 克
  • 瓜蔞仁:9 克
  • 海浮石:9 克
  • 梔子:9 克
  • 訶子:6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1. 青黛
- 含靛玉紅、靛藍等成分,具抗炎、抗病毒作用
- 抑制組胺釋放,緩解氣道過敏反應
- 調節免疫細胞功能,減輕肺部炎症

2. 瓜蔞仁(瓜蔞子)
- 含三萜皂苷,促進支氣管黏膜分泌稀釋痰液
- 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致病菌
- 鎮咳作用與中樞神經調節相關

3. 海浮石
- 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,具吸附作用清除呼吸道異物
- 實驗顯示可縮短凝血時間
- 弱鹼性成分中和胃酸,間接減少胃食道反流引發咳嗽

4. 梔子
- 梔子苷抑制NF-κB通路,降低肺部炎性因子(TNF-α、IL-6)
- 清除自由基保護氣道黏膜細胞
- 調節膽鹼能神經減輕支氣管痙攣

5. 訶子
- 鞣質成分收斂黏膜,減少毛細血管滲出
- 抑制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活性
- 多酚類物質增強支氣管纖毛運動

◆ 組合機制
- 協同抗炎作用:多成分抑制COX-2及白三烯生成
- 黏膜保護:形成物理屏障減少咳血損傷
- 神經調節:雙向調節咳嗽中樞(延髓孤束核區域)
- 微循環改善:降低肺血管通透性,減少血性分泌物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性
- 年齡:45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咳嗽帶鮮紅血絲,痰少質黏,喉嚨癢痛,胸脅灼熱感
- 伴隨症:口乾口苦、頭暈目眩、情緒煩躁易怒、大便乾結
- 舌脈:舌紅苔黃,脈弦數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熬夜頻繁
- 有吸菸史15年,每日約10支
- 飲食偏好辛辣、油炸食物

4. 辯證分析
- 肝火亢盛,上逆犯肺,灼傷肺絡,血隨氣逆而咳血
- 火熱傷津,故口乾便結;肝火上炎則頭暈目眩
- 舌脈均為肝火內熾之象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咳血方(青黛、瓜蔞仁、海浮石、梔子、訶子)
- 加減:
- 加黃芩10g、知母10g以清肺熱
- 加生地15g、玄參12g滋陰涼血
- 大便秘結加重瓜蔞仁至15g,加火麻仁10g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服藥3日後咳嗽減輕,痰中血絲減少,大便轉軟
- 第二週:去海浮石,加沙參12g養肺陰,咳血止,口苦緩解
- 第三週:停用青黛,調整為丹皮10g清餘熱,隨訪未復發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辛辣、燥熱食物(如辣椒、羊肉),避免菸酒
- 調攝建議:保持情緒平穩,避免熬夜,適度飲用梨汁、蜂蜜潤肺
- 用藥注意:脾胃虛寒者慎用本方,孕婦需調整劑量
- 警示:若咳血量多伴隨高熱、胸痛,需立即就醫排除重症(如肺結核、肺癌)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35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咳嗽帶血,痰中夾鮮紅色血絲,持續兩週,每於情緒激動或大聲說話後加重。
- 伴隨症:胸脅脹痛、口苦咽乾、急躁易怒,痰少黏稠難咳,夜間偶有盜汗。
- 舌脈:舌質紅,苔薄黃,脈弦數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工作壓力大,作息不規律,常熬夜。
- 有吸菸史(每日約10支,持續5年)。
- 飲食偏嗜辛辣油膩,偶有飲酒。

4. 辯證分析
- 病因病機:肝鬱化火,木火刑金,灼傷肺絡,肺失清肅而咳,絡傷血溢。
- 證型:肝火犯肺證。

5. 治療方案(主方加減)
- 主方:咳血方(《丹溪心法》)
- 青黛(沖服)6g、瓜蔞仁12g、海浮石15g、梔子(炒)9g、訶子(煨)6g
- 加減:
- 痰黏難咳加浙貝母9g、天花粉12g;
- 胸脅痛甚加鬱金9g、柴胡6g;
- 出血量多者加白茅根30g、側柏葉12g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予咳血方加浙貝母、白茅根,7劑。囑戒菸、忌辛辣。
- 複診:咳血減少,痰轉稀白,胸脅痛減輕。原方去青黛,加沙參12g養陰,續服5劑。
- 三診:咳血止,口苦緩解,舌紅轉淡,脈弦緩。改以百合固金湯加減調理半月,鞏固療效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:忌辛辣、燥熱、油膩食物,避免菸酒。
- 情志:保持情緒平穩,避免鬱怒。
- 作息:規律起居,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。
- 禁忌:
- 虛寒性咳血(血色淡紅、畏寒肢冷)忌用此方;
- 脾胃虛弱者慎用,恐寒涼傷胃;
- 服藥期間忌服溫補類中藥(如人參、黃耆)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