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母瓜蔞散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3
📚 出處
醫學心悟 程鍾齡
🩺 主治
燥痰咳嗽。症見咳嗽痰黏難咯,咽喉乾燥哽痛,甚則氣促喘急,舌紅少苔。
✨ 功效
潤肺清熱,理氣化痰
📖 方義
貝母清熱潤燥為君,瓜蔞清熱化痰為臣,花粉生津潤燥、茯苓健脾滲濕,橘紅理氣化痰,桔梗宣肺利咽。全方潤燥與化痰並行,標本兼治。
🧠 辯證要點
乾咳痰少質黏、咽喉乾痛、舌紅少津、脈細數等燥痰證特徵
📘 功效白話文
針對喉嚨乾癢咳嗽、痰黏卡喉的情況,能滋潤呼吸道、稀釋濃痰、改善呼吸不順暢
➕ 加減
加膽南星6g、竹瀝10ml,增強清熱豁痰之力
加玄參12g、射干9g,加強清熱利咽
加麥冬12g、生地黃15g,增強養陰潤燥功效
加桑葉9g、菊花9g,配合疏風清熱
加黃芩9g、石膏15g,強化清肺瀉火
🌿 方劑配藥
- 貝母:9 克
- 瓜蔞:15 克
- 花粉:9 克
- 茯苓:9 克
- 橘紅:6 克
- 桔梗:6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- **貝母**
- 鎮咳祛痰:含生物鹼成分,抑制咳嗽中樞並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。
- 抗炎抗菌:抑制多種病原菌生長,減輕呼吸道炎症反應。
- 免疫調節:增強巨噬細胞活性,調節免疫機能。
- **瓜蔞(栝樓)**
- 祛痰平喘:促進支氣管擴張,稀釋痰液以利排出。
- 抗菌抗病毒: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。
- 心血管保護:降低血液黏稠度,改善微循環。
- **天花粉(瓜蔞根)**
- 清熱生津:調節體液代謝,緩解黏膜乾燥。
- 降血糖:多糖成分促進胰島素分泌,改善血糖控制。
- 抗腫瘤:抑制癌細胞增殖,誘導細胞凋亡。
- **茯苓**
- 利尿消腫:調節腎臟水鹽代謝,增加尿液排出。
- 免疫增強:激活T淋巴細胞,提升抗病能力。
- 鎮靜安神:調節中樞神經,減輕焦慮及失眠。
- **橘紅**
- 理氣化痰:促進胃腸蠕動,改善痰濕停滯。
- 抗炎鎮咳:抑制氣道炎症反應,緩解咳嗽症狀。
- 抗菌作用:對呼吸道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
- **桔梗**
- 祛痰排膿:刺激咽喉黏膜反射性增加痰液分泌。
- 抗潰瘍:保護胃黏膜,抑制胃酸過度分泌。
- 抗氧化:清除自由基,減輕氧化應激損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女性
年齡:42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咳嗽反覆發作1月餘,痰少質黏難咯,咽喉乾燥刺痛
- 伴隨症:夜間咳嗽加重,聲音嘶啞,胸悶隱痛,口乾欲飲涼水
- 舌脈診:舌質紅少津,苔薄黃而乾,脈細數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教師工作,需頻繁講話
- 有吸菸史(每日5-6支,已戒斷2年)
- 平素嗜食辛辣烤炸食物
- 近期因工作壓力大,熬夜頻繁
4. 辯證分析
- 燥熱傷肺,津液灼傷,肺失清肅
- 痰黏難出為燥痰阻滯之象
- 咽喉乾痛、舌紅少津皆屬肺陰虧損
- 脈細數反映陰虛內熱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貝母瓜蔞散原方加減
- 川貝母9g、全瓜蔞15g、天花粉12g
- 茯苓10g、橘紅6g、桔梗9g
- 加減:
- 加玄參12g(清熱養陰利咽)
- 加麥冬10g(潤肺生津)
- 減橘紅量防過燥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予3劑,水煎服,每日1劑分2次服
- 3日後回診:痰易咯出,夜咳減半,咽喉刺痛緩解
- 二診:原方加北沙參12g,續服5劑
- 咳嗽偶發,胸悶消失,聲音清亮
- 三診:改為膏方調理(養陰清肺膏),追蹤2週未復發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辛辣、油炸、溫補食材(如羊肉、辣椒)
- 生活調攝:避免過度用嗓,保持環境濕潤,戒菸限酒
- 特殊禁忌:
- 脾胃虛寒者慎用(原方偏涼潤)
- 外感風寒咳嗽(痰白清稀)禁用
- 服藥期間忌與烏頭類中藥同用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女性
- 年齡:35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乾咳少痰,痰質黏稠難咯,咽喉乾燥癢痛,聲音嘶啞。
- 伴隨症:胸悶不適,午後低熱(體溫約37.5℃),夜間盜汗,大便稍乾,小便微黃。
- 舌脈:舌質紅,苔薄黃而乾,脈細數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職業為教師,長期用嗓過度,平日飲水不足,嗜食辛辣燒烤。
- 居住環境乾燥,常熬夜備課,睡眠品質差。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肺陰不足,燥熱內生,灼津成痰,痰阻肺絡。
- 辨證:燥痰證(肺燥痰阻,津液虧虛)。
- 證候特點:痰黏難出、咽乾聲嘶、舌紅脈細數,符合「燥痰黏滯,肺失清肅」之象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貝母瓜蔞散(原方加減)
- 組成:川貝母9g、瓜蔞仁12g、天花粉9g、茯苓9g、橘紅6g、桔梗6g
- 加減:加麥冬12g(養陰潤肺)、北沙參10g(益氣生津)、生地黃9g(清熱涼血)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處方7劑,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服。囑患者忌辛辣、多飲水。
- 複診(7日後):咳嗽減輕,痰量增多但易咯,咽乾緩解,夜間盜汗減少。原方去生地黃,加枇杷葉9g(清肺止咳),續服7劑。
- 三診:咳嗽基本消失,咽喉無痛癢,聲音清亮,舌苔轉薄白,脈細緩。改以沙參麥冬湯調理2週,鞏固療效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辛辣、油炸、燥熱食物(如辣椒、羊肉),避免菸酒。
- 生活調攝:保持環境濕潤,避免過度用嗓,規律作息,睡前可飲用蜂蜜水潤喉。
- 藥物禁忌:風寒咳嗽、痰多清稀者禁用;脾胃虛弱易腹瀉者慎用瓜蔞仁。
- 特殊提醒:若服藥後出現腹瀉或胃脘不適,需調整劑量或停藥並回診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