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妙散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
👁️ 觀看次數:2

📚 出處

《丹溪心法》 朱震亨

🩺 主治

濕熱下注證。症見下肢痿軟無力、足膝紅腫疼痛,或濕熱帶下、下部濕瘡、小便短赤、舌苔黃膩。

✨ 功效

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
📖 方義

黃柏苦寒清熱燥濕,善清下焦濕熱;蒼朮辛香苦溫,健脾燥濕,兩藥相配,清熱與燥濕並用,針對濕熱流注下焦之證。

🧠 辯證要點

1. 濕熱聚於下焦(如小便短赤、帶下黃稠)
2. 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
3. 下肢關節腫痛或皮膚濕疹

📘 功效白話文

清除下半身的濕氣和熱毒,改善濕疹、關節腫痛、白帶異味等因濕熱引起的症狀

➕ 加減

四妙丸(《成方便讀》)

二妙散加牛膝15g、薏苡仁20g,增強利濕通絡,專治濕熱痿證

三妙丸(《醫學正傳》)

二妙散加牛膝15g,加強引藥下行,用於濕熱腳氣、足膝腫痛

濕熱瘡瘍加減

加苦參10g、地膚子10g,外洗可治陰部濕瘡瘙癢

🌿 方劑配藥

  • 黃柏:15 克
  • 蒼朮:15 克
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
- 蒼朮:含揮髮油(蒼朮素、β-桉葉醇等),具抗炎作用(抑制COX-2及TNF-α)、調節腸道菌群、抗潰瘍作用,並能抑制α-葡萄糖苷酶活性
- 黃柏:含小檗鹼、黃柏鹼,具廣譜抗菌作用(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)、抑制NF-κB通路抗炎、降低血清尿酸濃度,並顯示抗HSV-1病毒活性
- 協同作用:兩藥配伍可增強抑制IL-6、IL-1β等促炎因子生成,協同調節Th17/Treg免疫平衡
- 神經保護:組合使用顯示抑制LPS誘導的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,減少神經炎症反應
- 代謝調控:聯合應用可改善胰島素抵抗,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FBG和HbA1c水平
- 臨床機轉:透過抑制MMP-3、MMP-9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,減輕關節軟骨降解(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用機制)
- 腸道調節:協同增加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數量,修復腸黏膜屏障功能(治療濕疹相關腸漏症機制)
- 痛風應用: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,降低尿酸生成同時促進尿酸排泄的雙向調節作用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38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雙膝關節紅腫熱痛,屈伸不利,遇濕冷天氣加重,行走困難。
- 伴隨症:下肢沉重酸脹,午後低熱(體溫約37.5°C),口苦黏膩,小便短赤,大便黏滯不暢。
- 舌脈:舌質紅,苔黃厚膩,脈滑數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水產搬運工作,環境潮濕。
- 飲食喜肥甘厚味,嗜酒,每日飲黃酒約200ml。
- 近半年因關節痛減少活動,體重增加10公斤。
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濕熱下注,蘊結經絡,氣血壅滯。
- 證型:濕熱痹證(以熱重於濕為特點)。
- 鑑別:排除風寒濕痹(無畏寒、苔白)、痛風性關節炎(尿酸值正常)。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二妙散(黃柏、蒼朮)基礎方加減
- 加減:
- 加生薏苡仁30g(清熱利濕通痹)
- 加川牛膝15g(引藥下行,強筋骨)
- 加忍冬藤20g(清絡止痛)
- 劑量: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服,連服7日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7日:膝部紅腫減輕,疼痛緩解三成,小便轉清,舌苔稍退。
- 二診調整:原方加土茯苓15g(加強解毒利濕),續服7日。
- 三診結果:關節活動度改善,低熱消退,體重減3公斤,舌苔薄黃,脈轉濡緩。改為隔日1劑,鞏固2週後停藥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酒類、辛辣、油炸及海鮮發物,減少澱粉攝入。
- 生活調護:避免久居濕地,建議每日輕度活動(如太極拳)以利氣血流通。
- 特殊提示:若出現腹瀉可減蒼朮量,陰虛津虧者慎用本方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性
年齡:38歲
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雙下肢關節腫痛,尤以膝蓋為甚,活動受限,局部皮膚微紅灼熱。
- 伴隨症:下肢沉重無力,午後症狀加重;小便短赤,大便黏滯不爽;舌質紅、苔黃膩,脈濡數。
- 其他:足部濕疹反覆發作,瘙癢滲液,陰囊潮濕。

3. 過往生活史
- 長期從事運輸工作,需久坐且常處潮濕環境。
- 飲食偏嗜肥甘厚味,嗜酒,每日飲啤酒2-3瓶。
- 缺乏規律運動,熬夜頻繁。
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濕熱下注,蘊結經絡,氣血壅滯。
- 辨證要點:
- 濕熱流注關節,故見腫痛灼熱;濕性重濁,故下肢沉重。
- 濕熱鬱蒸皮膚,則發濕疹、陰囊潮濕;舌脈均為濕熱內蘊之象。
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二妙散(黃柏、蒼朮)
- 加減:
- 加薏苡仁30g、川牛膝15g:清利濕熱,引藥下行。
- 加萆薢12g、土茯苓20g:增強祛濕解毒之力。
- 外用黃柏15g、苦參10g煎湯濕敷患處,每日2次。
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處方7劑,配合飲食忌口(禁酒、辛辣油膩)。
- 一週後:下肢腫痛減輕,濕疹滲液減少,小便轉清。
- 二週後:調整方劑,黃柏減至10g,加生甘草6g調和藥性,續服10劑。
- 結果:關節活動改善,濕疹結痂脫落,舌苔轉薄白,脈象趨緩。
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忌海鮮、烤炸食物、酒精,避免助濕生熱。
- 生活調攝:保持下肢乾燥通風,避免久坐久站,適度活動關節。
- 藥物禁忌:脾胃虛寒或陰虛津虧者慎用,孕婦忌服。
- 其他:若濕疹潰爛感染,需結合西醫外治處理。
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
重要提醒: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