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蟲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📚 出處
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陳師文等
🩺 主治
腸道寄生蟲病(蛔蟲、蟯蟲、絛蟲等),症見腹痛陣作、嘔吐清水、面色萎黃、唇現蟲斑
✨ 功效
殺蟲驅蟲,行氣止痛,攻積導滯
📖 方義
鶴蝨為君藥專攻殺蟲,檳榔下氣導滯兼殺絛蟲,苦楝根皮殺蛔蟯之蟲,鉛粉毒性峻烈殺蟲力強,枯礬酸澀可安蟲止痛。諸藥合用,共奏驅殺腸道諸蟲之效。
🧠 辯證要點
臍周陣發性絞痛/夜間肛門瘙癢/嘔吐蛔蟲/面部白斑(蟲斑)/指甲白點
📘 功效白話文
能有效消滅腸道寄生蟲,緩解蟲積引起的腹痛,幫助排出蟲體,改善因寄生蟲導致的營養不良症狀
➕ 加減
適用於蛔蟲病嚴重者,增強驅蛔效果。使君子10克(炒香嚼服),雷丸6克(研粉沖服)
腹痛劇烈伴腹脹者,加木香9克行氣止痛,枳實6克破氣導滯
體虛患者,鉛粉減至3克,加炒山藥15克健脾護胃,防止毒性傷正
🌿 方劑配藥
- 鶴蝨:15 克
- 檳榔:30 克
- 苦楝根皮:30 克
- 鉛粉:15 克
- 枯礬:7.5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1. **驅蟲作用**
- 方中主藥(如使君子、檳榔、苦楝皮)含生物鹼及揮發性成分,可麻痺或殺滅腸道寄生蟲(如蛔蟲、絛蟲、蟯蟲),干擾蟲體代謝與神經傳導。
- 檳榔鹼(Arecoline)能刺激寄生蟲肌肉痙攣,使其脫離腸壁並隨糞便排出。
2. **抗菌與抗炎**
- 苦楝皮中的川楝素(Toosendanin)及檳榔中的多酚類成分具廣譜抗菌作用,抑制腸道致病菌繁殖。
- 部分成分可降低腸道炎症反應,減輕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痛、腹瀉。
3. **促進胃腸蠕動**
- 檳榔鹼刺激腸道平滑肌收縮,加速蟲體排出,同時緩解腸脹氣。
4. **免疫調節**
- 研究顯示,部分藥物成分(如使君子)能調節Th1/Th2免疫平衡,增強宿主抗寄生蟲免疫反應。
5. **潛在毒性與注意事項**
- 苦楝皮過量可能導致肝腎毒性,川楝素抑制神經傳導,須嚴格控制劑量。
- 孕婦、體虛者慎用,避免與西藥驅蟲劑併用,以防不良反應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
- 年齡:5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反覆臍周陣發性絞痛,夜間尤甚,肛門搔癢,糞便中見白色細小蠕動蟲體
- 伴隨症:食欲減退,面色萎黃,睡中磨牙,偶見流涎,煩躁哭鬧,大便稀溏帶黏液
3. 過往生活史
- 平素喜赤腳玩耍於潮濕泥土,常有未洗手即進食習慣
- 居住環境衛生條件較差,家中飼養犬隻未定期驅蟲
- 偏嗜生冷瓜果及甜膩零食
4. 辯證分析
- 蟲積腸道:蟲體擾動致氣機阻滯,發為腹痛;濕熱下注則肛癢
- 脾虛濕蘊:蟲積日久損傷脾胃,運化失司故納差便溏
- 肝熱擾神:蟲毒化熱上擾,引動肝風而見磨牙煩躁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化蟲丸(《和劑局方》)
- 加減:
▶ 加使君子10g、檳榔6g(增強驅蟲之力)
▶ 加白朮6g、茯苓9g(健脾滲濕止瀉)
▶ 減鉛粉用量至1.5g(小兒體質嬌嫩防重金屬蓄積)
- 用法:丸劑改湯劑,每日1劑分3次溫服,連服3日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首日服藥後排出數十條蛔蟲及蟯蟲,腹痛減輕八成
- 三日療程結束,肛癢消失,食欲漸復,夜寐轉安
- 續以參苓白朮散調理半月,面色轉紅潤,大便成形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服藥期間忌食油膩葷腥及生冷瓜果,防助濕生蟲
- 治療後需徹底消毒衣物被褥,修剪指甲防重複感染
- 孕婦禁用,體虛者需配伍扶正藥物
- 服藥後若見輕度腹瀉為正常排蟲反應,若劇烈腹痛嘔吐需急診
- 鉛粉用量須嚴格控制,連用不得超過5日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
年齡:8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臍周陣發性絞痛(夜間加劇),肛門瘙癢反覆3個月
- 伴隨症:
- 磨牙頻繁,睡眠不安
- 食欲異常(時而亢進,時而厭食)
- 大便偶見細小白蟲節片
- 面色萎黃,形體消瘦
- 舌質淡紅,苔薄黃膩,脈滑數
3. 過往生活史
- 居住鄉村,常接觸土壤及家畜
- 有生食未洗淨蔬菜習慣
- 個人衛生習慣較差(飯前便後不常洗手)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蟲積腸道,脾胃運化失司,濕熱內蘊
- 辨證要點:
- 蟲擾腸腑→臍腹痛、肛癢、便見蟲體
- 蟲奪精微→面黃肌瘦
- 濕熱內擾→苔黃膩、脈滑數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化蟲丸(《和劑局方》)
- 組成與劑量:
鶴蝨10g、苦楝皮6g、檳榔6g、使君子6g、蕪荑5g
枯礬3g、木香3g(原方劑量依兒童年齡調整)
- 加減:
- 加黃連3g、黃柏3g(清濕熱)
- 腹痛甚者加延胡索5g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:予化蟲丸加減,水煎空腹服,每日1劑,連服3日
- 反應:
- 首日服藥後排出蛔蟲10餘條,絞痛減輕
- 第3日肛癢消失,食欲漸復
- 複診:改予健脾和胃方(異功散加減)調理1週,面色轉潤,體重增加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服藥期間忌油膩、生冷及甜食
- 衛生指導:教育飯前洗手、蔬菜煮熟、衣物寢具高溫消毒
- 特殊注意:
- 苦楝皮有毒,嚴格控制劑量,中病即止
- 服藥後若現頭暈嘔吐,立即停藥並就醫
- 孕婦、體虛者禁用
- 避免與瀉下劑同用,以防蟲體竄動致併發症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