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兒丸 中醫常用方劑介紹
👁️ 觀看次數:2
📚 出處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 陳師文等
🩺 主治
小兒疳積,面黃肌瘦,腹大青筋,食少腹瀉,蟲積腹痛。現代應用於小兒消化不良、蛔蟲症、慢性腸炎。
✨ 功效
健脾胃,消積殺蟲
📖 方義
君藥使君子、檳榔殺蟲消積;臣藥麥芽消食和胃;佐黃連清熱燥濕,木香行氣止痛;使肉豆蔻溫中澀腸。全方攻補兼施,標本同治,以『肥兒』喻其健脾胃、除蟲積之效。
🧠 辯證要點
1. 面黃消瘦伴腹部膨隆
2. 食慾異常(嗜食異物或厭食)
3. 腹痛時作,大便溏薄或夾蟲體
4. 舌淡苔膩,指紋淡滯
📘 功效白話文
改善兒童營養吸收不良問題,消除腸道寄生蟲,緩解腹脹腹瀉,促進食慾和體重增長
➕ 加減
加連翹6g、梔子6g,增強清熱解毒之力
加神麴9g、山楂9g,加強消食導滯功能
加黨參9g、白朮9g,輔以益氣健脾
加訶子6g、石榴皮6g,增強收澀止瀉作用
🌿 方劑配藥
- 使君子:30 克
- 檳榔:15 克
- 麥芽:30 克
- 黃連:15 克
- 木香:10 克
- 肉豆蔻:15 克
🔬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
- 驅蟲作用:方中使君子、檳榔含生物鹼,能麻痺絛蟲、蛔蟲等寄生蟲,促進蟲體排出
- 促進消化:麥芽、神麴含澱粉酶與消化酵素,增強胃蛋白酶活性,改善小兒疳積食滯
- 抗菌抗炎:黃連含小檗鹼,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桿菌,減緩腸道感染性腹瀉
- 調節腸道蠕動:木香揮發油成分可雙向調節腸平滑肌,緩解腹痛與腹脹症狀
- 營養補充:黨參、白朮含多糖及氨基酸,提升腸道吸收功能,改善營養不良
- 免疫調節:部分研究指出方劑能增加血清IgA水平,增強黏膜免疫防禦能力
- 神經鎮靜:茯苓酸等三萜類物質具有輕度鎮靜作用,緩解小兒夜啼不安症狀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一)
1. 案例患者訊息
性別:男
年齡:3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長期食欲不振,體型消瘦,腹脹如鼓,大便溏薄夾雜未消化食物殘渣。
- 伴隨症:
- 夜間煩躁哭鬧,手足心熱。
- 面色萎黃,頭髮稀疏枯槁。
- 舌質淡紅,苔白厚膩,脈細滑。
- 偶見磨牙、睡中露睛。
3. 過往生活史
- 平素偏食,喜甜膩零食,正餐進食量少。
- 家長常強迫餵食,導致進食時哭鬧抗拒。
- 睡眠不規律,易受驚嚇。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飲食不節損傷脾胃,運化失司,積滯內生,久則化熱,形成「疳積」。
- 證型:脾虛夾積,濕熱內蘊。
- 病位:脾胃為主,兼涉肝膽(夜啼、手足心熱)。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肥兒丸(《醫宗金鑑》)加減
- 組成:白朮、茯苓、黃連、使君子、神麴、麥芽、山楂、蘆薈、胡黃連、炙甘草。
- 加減:
- 加雞內金3g(增強消食化積)。
- 減蘆薈用量(防過瀉傷正)。
- 劑量:每日1劑,水煎分3次溫服,連服7日。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初診7日後:腹脹減輕,大便成形,夜啼頻率減少,食欲稍增。
- 二診調整:去黃連,加黨參5g(益氣健脾),續服7日。
- 三診結果:體重增加0.5kg,面色轉潤,舌苔變薄白,脈象趨緩。後以異功散調理半月收功。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調護:
- 忌生冷、油膩、甜食,以小米粥、山藥泥等甘淡之品養胃。
- 定時定量餵食,勿強迫進餐。
- 禁忌:
- 外感發熱時停服。
- 脾陽虛衰(肢冷、完穀不化)者慎用,防苦寒傷陽。
- 其他:服藥期間若輕微腹瀉為積滯外排,若日瀉超過3次需減量並就診。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📝 參考應用案例(二)
1. 案例患者訊息
- 性別:男
- 年齡:4歲
2. 主要症況、伴隨症況
- 主症:長期食欲不振,體型消瘦,腹脹如鼓,大便稀溏夾雜未消化食物
- 伴隨症:夜間煩躁哭鬧,磨牙頻繁,手足心熱,面色萎黃無華,舌淡紅苔白厚膩,脈細滑
- 特殊表現:喜挖鼻孔,偶見異食癖(啃指甲、咬衣物)
3. 過往生活史
- 飲食習慣:偏食嚴重,喜甜食及油炸零食,正餐攝入量少
- 寄生蟲史:半年前曾檢出蛔蟲卵,未規律服驅蟲藥
- 作息:晚睡(約23點後入睡),日間活動量低
4. 辯證分析
- 病機:飲食不節損傷脾胃,積滯化熱,兼夾蟲積
- 證型:脾虛食積,疳熱內蘊
- 病理要素:脾失健運→氣滯濕阻→鬱熱生蟲
5. 治療方案
- 主方:肥兒丸(《醫宗金鑑》原方)
- 組成:白朮、黃連、使君子、神麴、麥芽、檳榔、木香
- 加減:加雞內金6g助消食,胡黃連3g清疳熱
- 劑量:每日2次,每次3g(水泛丸),飯前米湯送服
6. 治療過程及效果
- 第一週:腹脹減輕,大便成形,夜啼減少
- 第二週:食欲漸增,異食癖消失,舌苔轉薄白
- 第三週:體重增加0.5kg,面色稍紅潤,調整劑量為每日1次
- 追蹤一月:寄生蟲複查陰性,磨牙頻率降低80%
7. 注意事項及禁忌
- 飲食禁忌:治療期間禁食生冷、油膩、甜膩食物
- 服藥注意:需空腹服用以增強驅蟲效果,服藥後若見輕度腹痛屬正常反應
- 禁忌證:脾胃虛寒泄瀉者慎用,外感發熱期間暫停
- 生活調護:調整作息至21點前入睡,每日戶外活動1小時,餐後摩腹助運化
※ 本內容僅供參考,請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診斷。
本網頁內容,僅提供學習中醫知識與健康資訊參考,非合格醫療診斷也不承擔相關風險,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務必洽合格中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。